备注:本号原创作品
作者:曹旭律师
首发:人工智能法律研究
阅读说明:节选自论文的一部分。
我们正身处人类历史上最奇妙的时代。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没有间断过对于“造人”的想象。远到中国神话中女娲(以及希腊神话中冥后、古巴比伦神话中智慧之神)的“抟土造人”、《列子·汤问》中的“偃师献技”,近到《弗兰肯斯坦》里的科学怪人、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里的机器男孩大卫,这些想象既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来源孜孜不倦的追索,也蕴含着人类对于超越自我,创造人工智能的渴望。
而现在,持续了数千年的梦想居然正在转化为现实。
人工智能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对社会结构、生活秩序乃至国际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即便目前仅仅是其最初级的阶段。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必须认真的思考如果“机器人”真的具有了人性会怎么样?对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法律规范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对人类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人工智能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人工智能可能会如何一步步的向前进化?
我把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作为人类智能延伸的人工智能。第二,人工智能自身的特质和发展规律。本文围绕第一个方面进行分析。
“恐怖谷”现象源于人类对于自身的“无知”
“恐怖谷(uncanny valley)”理论是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于1970 年提出的。森政弘认为,对于那些模仿人类的机器人,“由于它们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但是,一旦“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哪怕她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洋娃娃不那么像真人时你会觉得它很可爱,但一旦它逼真到了某个程度,即使造型仍然可爱你也会觉得它阴森恐怖。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的心理学家科特·格雷(Kurt Grey)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丹尼尔·维格纳(Daniel Wegner)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请志愿者填写一份问卷,问卷上列出电脑可能完成的各种工作,然后问这些志愿者怎么看。目的是确认当机器身上拥有哪些人的特质时会使人感到不适。结果发现,当机器拥有感情是最令人紧张的事情。人们很乐意机器人为我们工作,但却不希望机器人拥有感情。格雷认为“仿人机器人使我们感到紧张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类情感的影子,但我们却无法理解这样的情感。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机器人的情感,而更关键的是,我们的直觉认为机器人似乎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感,这确实让人脊背发凉。” 「3」
从拟人化的角度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好感会随着拟人化程度的上升而上升, 但是当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非常像人类但是又差那么一点), 这种向上的趋势突然发生逆转,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亲和感”会降到谷底,反而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
“恐怖谷”现象,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类对于自身的“无知”。苏格拉底常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他认为“善”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种“神力”,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善”的目的而形成的。“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这里的“德性”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具体到人就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什么?自我意识来自于哪里?“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类并不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类的行动其实更多依赖于直觉而非逻辑思维。人的身体内部每天都在进行着不亚于宇宙复杂程度的运作,人们使用着,但是并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么运作的。当拟人化的目标跟人高度相似时,源于对自身的“无知”,人们会因为分不清拟人化目标和自身的界线而恐惧。这种恐惧直至本性,包括自我意识的来源和人存在的意义。
拟人化来自于人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人类之所以会将自身的心理状态投射到拟人化目标身上,是跟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的。
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是自内向外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往外看这个世界,世界所呈现的样子随着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当人观察外部事物的时候,会将自身带入到观察目标,运用自己的心灵世界系统去尝试理解和解释观察目标。所以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者看影视剧时,会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带入到主角之中,从而不自觉的站在主角一方。而拟人化是人类运用自己的心灵世界系统去解释观察目标的过程中,因为观察目标具有和人相似的外貌、声音、类人互动等感知相似性特征而产生了较多的共鸣。
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第一次公布了物理史上有名的双缝实验有关成果。当把电子一个一个朝着两条缝隙的挡板射出去的时候,会在屏幕上产生水波干涉的图形,这代表这一个电子必须要同时经过这两条缝隙,这种现象让很多科学家无法接受。所以科学家在缝隙旁边放置了电子侦测器,想要了解电子是不是真的能够同时穿过两条缝隙,但观测的结果是,电子并没有同时穿过两条缝隙,而在屏幕的上两条干涉图案也消失了,变成了两条线。虽然在没有被观测的时候电子拥有波的特性,而且还能同时穿过两条缝隙,但是一旦我们尝试观测电子实际上穿过哪条缝隙的时候,它又会变成粒子的状态,只从一道缝隙中穿过去。双缝实验的结论之一是,人的观察行为会改变实验的结果。
人观察世界的行为影响着世界的运作。一方面,每个人观察世界的结果,形成了世界在这个人眼中的样子,也形成了这个人的世界观,形成了这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为基础。另一方面,观察行为所采用的方式本身也会直接对世界产生影响。比如人们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而从信息中提炼出知识,即是通过“知识”这种方式观察世界。
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爱上一个人的?一件普普通通的物品又是怎会寄托着你满满的情感的?当你来到陌生的城市,走在陌生的街道上时,你充满新鲜、好奇,加上些许的惶恐、惴惴不安。但是当你回到家乡,当你走在小学时嬉笑打闹过的操场上,当你坐在默默注视着你长大却似乎万年不变的老树下,当你抚摸着那一道道你彻夜思念某一个人时用指甲在墙上划下的痕迹时,你思潮起伏,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或感慨,或惆怅,或叹息,或微笑。
在你生命的轨迹里,所经历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物品,都构成你记忆的一部分。所有的记忆碎片一起构成了“你”。每一个记忆碎片都融合了你的情感,甜蜜,愤怒,痛苦,释然...... 构成了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片段。所有的这些记忆碎片一起,形成了“你”的自我概念,从而“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其他人。基于“你”的自我概念角度出发,形成了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结果,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决定了你的行为模式。
人基于自己位置的“观察”行为会产生人性上的距离感。当一个人离你足够远时,他的喜怒哀乐会缩小至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你而言,仅仅意味着一个点;当一个人离你越近,他在你的生活中会占据越多的位置,对于你产生越加重要的影响。人性上的距离感是人类行为模式建立的基础准则之一。有无数的生活场景中的辩论和日常争议都与此有关。
人在评估外界的各个事物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的时候,没有人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站在云端俯瞰众生,以上帝的视角做出完全客观的衡量。这种不客观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这个世界之所以在你眼中是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你站在这个角度观察的结果。
「3」参考:Joe Kloc.New Scientist-Freaky feeling: Why androids make us uneasy.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6648/
响应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号召,本号提供免费公益法律咨询。进入方式:点击菜单 “公益咨询 - 免费公益法律咨询”。
聚焦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新时代、新生态法律研究与服务。包括互联网法律、人工智能法律、金融科技法律、区块链法律、AR/VR虚拟(增强)现实法律、物联网法律、车联网法律、智慧城市法律、智能制造法律、大数据法律、云服务法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服务。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