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是威胁,还是神助攻,《易经》这样看人工智能

宇宙中大到星球,小到微尘,甚至原子模型,圆球这种形状随处可见,普遍的现象总是有一定的原因。按照《易经》原理,如果把我们的世界比作一个圆球,球心是“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象”,就这样,从球心向表层辐射裂变,生出无数的“现象”,越向表层去,现象就越多并且越复杂,然而所有的现象,无论怎么变化,多么复杂,都包含着球心的“无”,这就是万事万物的“道”、“理”。爱因斯坦试图建立的“统一场论”,也是对这一终极的“理”的追求。

从古至今,为了应付环境的变化,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复杂,但是“道”、“理”并没有变化。人们先是看到了各种现象,然后再将这些现象归纳。这样人类的生活越变越复杂的同时,认知却又由表层向着球心移动,离球心越近,被归纳后的现象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简单,认知也就越来越深刻。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提升,当地球上其他物种对人类不构成基本威胁时,自然选择的要素只剩下气候等自然因素,在气候变化的漫长周期空档中,人类内部的淘汰作用大于外部的自然作用,文化成为这种选择的载体。

文化是一切认知的总和。离球心越近,认知越深刻,文化也就越先进。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也就有了民族属性。文化的差距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世界认知的差距。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民族必然领先于世界,反之则被淘汰。

动物的基因承载着种群延续所需要的遗传信息,自然选择就是对基因的选择。文化选择体现了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淘汰机制,是人类加速脱离动物界的基本发展模式。

后天习得性认知是无法遗传的,人类通过雕刻、建筑、舞蹈等形式记录这些认知,发明了语言用以交流和记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又发明了文字,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几千年来,文化就这样被以多种形式记录并传承下来,而书籍成为记录和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这样,人类除了基因以外,文化就成为人类的身体以外,独立于人类的第二个基因,配合人类基因用以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发现,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文字本身不会动,公式也不会自己运算,就算近几百年发明的磁带、录像带、光盘,所记录的信息也还是静态的,可以说,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之前,文化本身还仅仅只能起到记录传承的作用。

而在1946年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直至今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这种改变推向质变的临界点。这就是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后续的互联网和即将展开的物联网的发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将这些记录的信息动了起来,文化不仅起到记录传承作用,还发展出认知能力,成为人类认知能力的放大器。

从计算机诞生到现在,人们利用计算机辅助人脑,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利用互联网生产出大量的数据,在即将展开的物联网中,人们继续利用物联网生产数据,并利用物联网极大拓展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总结起来,第一步实现了用电脑辅助个体人脑提高认知能力,第二步实现了用网络辅助集体提高认知能力,第三步用物联网拓展集体感知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形成超级大脑。

情绪是影响人类认知世界的一大障碍,其次就是人类感知的限制。而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计算机科学,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计算机没有感情色彩,不知疲倦,每秒钟几十亿次的计算能力远超人类,再加上建立在各类传感器基础上的物联网,感知世界的宽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越了人类,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优势。

人工智能的目前阶段只是对人类认知世界能力的辅助和拓展,有相当的积极意义,而同时,技术是中性的,一旦人工智能出现bug,人类可能无法辨别,久而久之会被人工智能所误导,走向歧途,这种威胁需要防备。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决定了人类作为一个种群的命运,同时,在人类内部,不同民族的认知决定了民族的命运。文化作为人类的或者民族的第二基因,在信息时代,不同民族必须发展人工智能以提高所在民族的认知世界的能力,以保障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成为神助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111A13TQ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