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术馆的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
走进美术馆的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目前变得越来越热,美术馆也在考虑如何通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将人工智能纳入展览。2019年9月28日至1月3日,上海交通部向公众展示了20名中外艺术家的24件/组作品,涵盖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传统艺术等多个主题。该展览旨在将科学和艺术观点联系起来,展示人类学主题,扩大艺术探索和展示的范围。在人工智能面前,书法是永恒的
谈到人工智能,人们最担心的是它是否会被取代,但是当代书法家王冬龄自信地说“书法是永恒的”。在“所有精彩的门”展厅入口处,是由王冬龄和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共同创作的同名作品展览,旨在展示通过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颠覆。“世界奇迹之门”装置由四部分组成:机械臂、笔、照相机和屏幕。这部作品以“递归与道”为灵感和核心,两者相辅相成。
展厅的二楼被398个悟空人形机器人“占领”。这部名为《心窗》的作品试图解构人工展示和人眼之间的“人工”和“智能”对立。AI AI人工智能不仅在展览作品中展示,还融入了展览规划。特别是,moca Shanghai推出了一款机器人导航器,为观众带来真正的科学展览体验。科学技术有助于艺术探索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改写社会运作规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览试图将当前高科技发展的“精彩”汇集在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门”下,也引发了对真理和精神的哲学思考。
在展览中,艺术家李雷的3000多件木制骨架雕塑作品散布在一楼的玻璃幕墙上。正如艺术家所说,“当我举起骨架,看着空洞的眼睛时,它似乎是一扇门,当我进去时,它是无尽的宇宙”。艺术家严培明通过反复绘画在记忆中再现了他母亲的形象。他的作品《我母亲》不仅表达了无尽的思想,还帮助艺术家完成了与灵魂的对话。
油画家史志英第一次尝试做安装工作。他的作品《圆光》将敦煌壁画中佛像背后的圆光转化成了一种物质装置,同时,它也在继续探索宇宙的精神和世界秩序,这是基于他对出生在宗教场所的感觉。这部作品中使用的菲涅耳透镜是她从几个不同的透镜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史智英惊讶地发现,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的这项发明能够完美地诠释她想要的艺术效果。“在寻找镜头的过程中,我发现科学家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次展览也让我有机会在自己的创作中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