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轨道式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

在水文监测、防洪防涝、环保排污监测等领域,渠道断面流量数据的精准获取对水资源管理、灾害预警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轨道式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作为非接触式测流设备,凭借自动化程度高、适应范围广、测量精度稳定等优势,成为现代水文监测体系的核心装备。该系统整合轨道运行、雷达探测、数据传输与智能计算技术,实现渠道断面流速、水位、流量等参数的全自动采集与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核心构成与工作原理

工程技术人员围绕 “无人值守、精准高效” 目标设计系统核心架构。双轨轨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钢丝绳作为导轨,合理控制两根导轨间距以保障运行载体平稳移动。运行载体集成雷达流速探测、伺服驱动、储能供电及数据传输模块,通过驱动轮悬挂于导轨并沿渠道断面自由移动。

系统启动后,运行载体按预设程序自动行驶至指定垂线位置,雷达流速探测模块向水面发射特定频率雷达波,利用多普勒效应捕捉水流表面流速信息。研发团队优化的探测算法有效过滤环境干扰,保障采集精度,水位测量装置同步获取实时水位数据,与预设断面参数结合,通过流体力学计算模型生成各小断面过流面积与流量数据。所有测点数据采集完毕后,运行载体自动返回停靠区域自主充电,数据传输模块将完整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实现实时共享与远程查看。

关键技术参数

雷达流速探测模块的技术性能直接决定测流精度。其有效测量距离覆盖 0-40m,测量范围分为 0.1-20m/s 和 0.1-40m/s 两个区间,适配常规水流与洪水期高流速场景。测量精度控制在 ±0.01m/s 或 ±1%,分辨率达 0.001m/s,工作温度范围为 - 35℃至 75℃,储存温度为 - 40℃至 80℃,相对湿度适应范围 0-95% RH,防护等级达到较高标准,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

运行载体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供电,电池容量充足且具备智能充放电管理功能,单次充电可支持多次完整测流作业。载体运行功耗低,行走误差不超过 0.1%,能精准停靠预设测点,抗风等级可应对 8 级风力。控制与传输系统支持无线网络与有线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存储容量达 512M 且可扩展,满足长时间数据存储需求。

安装调试要点

现场踏勘需全面收集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水文气象资料,为系统应用方案优化提供依据。轨道架设高程参考历史最高洪水位,结合通航需求与安全超高标准确定,支柱与基础强度计算充分考虑当地最大风力、水流冲击力等因素,钢筋混凝土基座尺寸与埋深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

基础施工阶段,岩石地基需清除风化层与松动岩块,必要时向下凿挖并填充裂缝,地基处理后植入钢筋浇筑混凝土并规范养护。轨道架设完成后调试钢丝绳张力与垂度,设备调试阶段核对接线正确性,通过数据线测试各子系统运行状态,系统试运行不少于 48 小时并记录参数与采集情况,遥控器操作逻辑在调试阶段完成验证。

数据处理与应用价值

客户端程序需安装在指定版本操作系统并配置相应运行环境,用户登录后可读取设备信息,管理员权限下可配置工作模式、启动周期等参数,总采集点数最大 20 个,采集点总长度不超过 300 米。河道配置功能支持输入断面参数生成模型,流速调试功能实时显示传感器数据,实时数据界面展示动态信息,历史数据模块支持查询、导出与云端同步。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防洪防涝、环保排污监测等领域,洪水期凭借全天候工作能力与抗恶劣环境性能提供实时数据支撑,环保领域非接触测量方式确保数据真实性,安装便捷性使其适用于巡测场景,生成的水文规范报表可直接用于资料整编,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成为现代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5GEgcE3iHhzY-fSrUSib2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