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城区排水防涝数字化监测系统

极端降雨频发背景下,城市内涝已成为制约城市安全运行的突出问题。我国排水管道建设虽持续推进,但管网密度、污水收集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雨污混接、管道堵塞等问题突出。传统排水防涝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数据滞后、响应缓慢等短板难以应对复杂管网管理需求。城区排水防涝数字化监测系统整合先进技术,构建 “感知 - 传输 - 分析 - 决策” 全链条智能体系,为城市防涝提供科学支撑,其建设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与行业标准。

一、系统核心技术架构

(一)感知层:立体监测网络

感知层在易涝点、管网关键节点等区域布设多元设备,形成全方位监测格局。雷达水位计以 8° 窄波束角减少干扰,7 米范围内实现 ±3 毫米高精度监测,非接触式设计不受水体污染影响;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精准捕捉水流速度与流量,测量精度达 ±2%-3%。科研团队按功能需求优化布点,主管线设流量 - 水位双参数设备,居民区以水位监测为主,汇流节点侧重流量监测。设备通过不锈钢模块化支架安装,兼顾通讯稳定性与后期维护便利性。

(二)传输层:多元数据保障

传输层采用 4G/5G、NB-IoT、卫星传输等多链路方式,确保极端条件下数据不中断。设备默认每 5 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警戒状态下自动提高上传频率,通讯故障时本地缓存数据,恢复后自动补传,保障数据完整性。一线运维人员反馈,多链路设计搭配大功率天线,使数据丢失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三)数据处理与应用层:智能分析终端

数据处理层整合 42 类数据构建时空数据库,32 位工业级处理器支持海量数据存储与挖掘,借助水力模型与 AI 算法生成预测及调度建议。应用层以多终端可视化界面呈现数据,支持远程配置、升级等功能,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态,快速获取关键参数。

二、核心应用功能

(一)实时监测与隐患定位

系统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积水深度、管网水位等核心数据,动态更新内涝态势图,快速定位堵塞、水位异常等隐患。多地项目实践表明,数字化监测使隐患发现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十秒,大幅提升排查效率。

(二)预警预测与应急调度

系统结合气象预报与管网实时状态,提前数小时预测内涝风险,阈值触发后通过多渠道推送预警信息。旱季优化泵站调度降低能耗,汛期通过科学预判实现应急处置,避免管网溢流内涝。设备支持多方式参数配置与数据迁移,适配多样化管理需求。

(三)数据支撑与管理优化

长期数据积累为管网运行能力评估提供量化依据,结合数学模型构建动态管理系统,推动水务管理从 “事后抢修” 向 “事前预防” 转型。设备丰富接口可接入多类监测模块,满足多样化数据采集需求。

三、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

多地项目验证了系统应用价值,通过汛期预警、旱天监控等功能,有效减少内涝灾害,遏制违法偷排,为管网调度提供智慧决策。行业专家认为,未来系统将向智能化、协同化深化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构建 “数字镜像” 支持模拟推演,AI 算法优化提升预测精度,跨域协同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多系统联动,同时强化能耗优化助力 “双碳” 目标。

城区排水防涝数字化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驱动替代经验判断,以精准防控提升城市防涝能力,成为城市韧性建设的核心支撑,为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liLMhDb32YbfgndUIXsjO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