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火星有21000米高的山,地球为什么长不出这么高的山?

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测定海拔高度为8848.86 米,它是地球上公认的最高山峰。

而在我们的邻居火星上,有一座名为奥林匹斯山的巨峰,它傲然耸立,高达惊人的 21,000 米 ——几乎是珠穆朗玛峰的两倍半!

面对如此震撼的“外星巨无霸”,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地球“努力一下”,能造出这么高的山吗?

理论的极限:一座横跨大城市的巨锥

从纯粹的物理学角度来看,地球的重力、岩石的密度和强度,理论上地球能堆出一座从北京到上海那么宽、45 公里高的超级圆锥山!

然而,理论归理论,现实很“骨感”。地球的构造决定了我们无法拥有如此巨大的山体。

第一个原因,是地壳“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

地球的地壳并非一整块坚固的“外壳”,而是由多块巨大的构造板块组成,它们就像木筏一样,漂浮在下方半流动的地幔之上。如果一座山变得过于巨大和沉重,它的重量会压垮下方的地壳,使其像陷入泥潭一样缓缓下沉,最终被地心的高温熔化。这个机制,为地球上的单一锥形山设置了一个天然的高度上限——大约15公里

第二个限制,来自地球活跃的“造山—毁山”机制。

我们所知的大多数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都是由两个构造板块猛烈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然而,这种剧烈的地质运动在抬升山脉的同时,也使得山体内部的岩石产生无数的裂缝和断层,破坏了其结构的完整性,就像给山体留下了“内伤”,削弱结构稳定性。

接着,大自然开始发挥它“雕刻师”兼“破坏者”的角色:

空气中的水汽渗入裂缝,经历冻融循环,撑开岩缝;

风蚀不断剥蚀坡面;

河流与冰川切开深谷,甚至切进山体内部……

这些过程持续数百万年,不断削弱山的支撑结构,最终可能引发大规模崩塌。

例如,新西兰的奥拉基/库克山,高3764米,在1991年的某一个晚上,顶部发生坍塌,山体降低了10米,变成3754米。

在地球上,限制山高的种种因素——地幔沉陷、结构破裂、风化侵蚀——形成了一场“共谋”,使得我们的山峰难以突破现有的高度极限。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面临重重阻力,珠穆朗玛峰目前仍在缓慢“长高”。也许50年后,它会比现在高出30厘米——当然,也可能因为某次地质活动而变矮。

未来会怎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或许到那时,我们早已踏上火星的土地,亲眼去见证奥林匹斯山的真正雄姿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Z1Pl-uoBSnuenETGpzJ3K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