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具身机器人的超大订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了。
但是对于订单的真实性,其实从业者、媒体多少都有点质疑的声音。
前不久,智元合伙人姚卯青在10月16日精灵G2机器人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就点破了这个问题。
姚卯青表示:
“今年的话很多公司也在尝试着进入真实的一些(机器人落地)场景部署,然后近期也看到,很多企业也宣布了自己的一些订单。但这里面,我们认为,有一些虚虚实实,部分的可能确实是一些刚需,真实的订单,那有些可能也是,他们在市场上的一些炒作等等的,也是有的存在的。
虚的不光是场景,就是有一些金额和这个交易看起来逻辑不通的一些消息,我觉得都是比较可疑的,这个我就不具体说是谁了,这个也不太合适。我们背后其实也做了很多深入的调研,发现确实这个是一些比较虚的一些订单。
我觉得从场景的角度来讲的话,比如说全尺寸这个人形机器人去做一些高负载持续续航和高节拍的一些作业。这个应该现在概念的成分会多一些。
因为几个月前反正很多流行双足机器人在这个车厂里面搬箱子什么的。我觉得如果真的去实地这些行业调研,了解过客户需求的话,应该都知道是一个不太合适的一种方案。因为它的续航稳定性、速度这些应该都是很难胜任工厂里的这种高强度的要求的。
还有一些室外的一些场景,我觉得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来讲都是比较有挑战的。从它的防护等级IP等级来讲,无法去接受。从防尘防水的角度来讲,也很少有能够去胜任的。
另外,在市场上我确实看到了一些其他的公司的一些订单,是自己左手倒右手的这种是有的。从我们(智元)的话,我们因为是一个非常合规经营,也是将来需要上市的公司,每一步的所有的财务审计的话都是按照上市标准来做的,都经得起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