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驱动下,校园正从“用电大户”向“节能标杆”跃迁。传统节能手段——人工巡检、定时拉闸、张贴节能标语——已无法满足“精细化、可视化、可量化”的新要求。
一款专为学校场景打造的“智慧用电与碳控平台”应运而生,它将“远程控制、数据监测、场景联动、权限管理、收费结算、故障预警”六大能力集成到云辑智慧空开中,成为绿色校园建设的“节能利器”。
智能调控:让能源消耗"按需分配"
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采集数据转化为节能行动。通过五大智能控制策略,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1. 时空协同控制
针对教室"课后不关灯"、实验室"设备空转"等问题,系统支持按课表自动调控。某中学实施后,发现历史数据中18:00-22:00实验室设备利用率低,通过设置"无预约自动断电"规则
2. 场景化联动响应
当监测到线路温度超70℃且烟雾浓度异常时,系统自动切断电源并启动排风设备,同时推送预警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这种"监测-判断-执行"闭环机制,使某高校实验室火灾隐患排查效率提升。
3. 分级权限管理
采用"管理员-院系-楼栋"三级权限体系,如后勤部门可设置全校空调温度下限(夏季不低于26℃),院系则能自主调整实验室设备运行时段。江苏某高校实施后,空调系统能耗同比下降,且未影响教学科研活动
4. 动态定额管理
通过"基础额度+超额付费"机制,将宿舍用电量与学生综评挂钩。数据显示,引入智能预付费系统后,学生宿舍人均用电量下降,恶意欠费现象减少。
5. 无线化灵活部署
针对老校区改造难题,采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如安徽省某教学楼仅用380个智能开关面板和8台网关设备,即实现整栋楼宇照明的远程群控,改造成本降低,施工周期缩短
结语
“双碳”目标不是口号,而是可量化、可验证、可持续的系统工程。
这台集“远程智控、实时计量、碳排核算、安全预警、共享共治”于一体的智慧用电与碳控平台,正以“电箱级”颗粒度重塑校园能源管理,让每一度电、每一千克碳都有数据、有责任人、有优化策略,成为学校奔向“零碳校园”的节能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