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曾是驱散黑暗的单纯工具,如今已演变为融合生理学、光学和智能控制等的复杂技术系统。
在体育照明领域,这种演变尤为显著——从简单的照亮场地,到确保运动员综合表现、观众沉浸体验和电视转播画面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从传统光源到LED智能照明的跨越,它不仅改变了体育场馆的光线质量,更重新定义了照明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技术边界。
网球场地照明
01
光源革命:从金卤灯到LED的优势
传统体育场馆曾长期依赖金卤灯、高压钠灯等气体放电光源。这些光源虽然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但存在显色性差、启动缓慢、能耗高等先天缺陷。一场比赛中途断电,需要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重新点亮,成为赛事顺畅进行的潜在障碍。
LED技术的崛起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作为半导体发光器件,LED能让电流几乎全部转化成可见光,光效达100-160lm/w。
与传统光源相比,LED展现出全方位优势:
(1)节能高效:LED光源使用低电压驱动,发光稳定,一个10-12瓦的LED光源发出的光能与一个35-150W的白炽灯发出的光能相当。同样照明效果下,LED比传统光源节能50%以上。
(2)寿命超长:LED利用固态半导体芯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外加环氧树脂封装,可承受高强度机械冲击,LED单管寿命10万小时,光源寿命在2万小时以上,按每天工作12小时寿命也在5年以上。
(3)响应迅速:LED发光管响应时间很短,能按要求保证多个光源之间或一个光源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作切换。采用专用电源给LED光源供电时,达到最大照度的时间小于10ms。
(4)安全环保:LED不含汞、钠元素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没有紫外线B波段,没有50HZ频闪。
02
核心技术参数:专业体育照明的科学壁垒
体育照明远非“够亮”那么简单,它涉及一系列精密的光学参数和设计考量。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照明系统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
照度水平是体育照明的基础指标。对于足球场而言,根据观众数量和赛事级别,照度要求从业余训练场的50-150勒克斯到有观众席的正式比赛场地更高水平不等。
更为关键的是照度均匀度。均匀度不足会导致明暗区域对比明显,影响运动员对快速移动物体的追踪。理想的黑白均匀度至少应为Emin/Eave=1:1.5,在实际条件下也应不低于1:2.5。篮球场照明则要求更为严格,照度均匀度需≥0.7,确保球员不会因明暗差异产生视觉疲劳或失误。
体育照明不仅需要关注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同样至关重要。对观众而言,运动员的可见度既与垂直照度有关,又与水平照度有关。
物体的立体感与水平照度和不同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比例有关。如果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比较接近,灯光下的运动员或物体的立体感较差,很难看清三维空间的物体。
网球场地照明
如果这些参数差别较大,就会造成物体立体感失真,运动员或物体外形变形或扭曲。在篮球场设计中,垂直照度需达到水平照度的70%以上,以确保高速运动中的立体空间清晰度。
眩光是影响运动员表现和观赛体验的关键因素。灯具产生眩光的程度取决于灯具的密度、投射方向、数量、在赛场中观看的位置、环境亮度等。
控制眩光需从多维度入手:
(1)安装位置:灯具安装高度和角度至关重要。四角布灯方式中,灯塔上最下面一排灯具到球场中心点与球场的夹角宜不小于20°,最好能达到30°,以减少对运动员和观众的眩光。
(2)配光设计:无论四角布灯还是侧向布灯,泛光灯一定要采用窄光束的灯具,光束最大光强的1/10与最大光强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2°,超出这个范围过多的溢出光也能产生眩光。
(3)环境亮度控制:球场周围有看台、平台、围栏,它们的反射系数适中,只要这些区域的照度大约为赛场照度的1/4,眩光的影响将大为减少。
03
智能控制:照明系统的数字大脑
现代LED照明系统的真正潜力,在于其与物联网、BIM建筑模型和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使照明从静态设施转变为动态响应、按需调整的智能网络。
先进的智能照明系统已能够实现“按需给光理”,通过回路、节点、分组及整体的精细化管控,实现多情景设定、实时节目切换、节能环保控制等功能。
这种智能化控制满足不同赛事、不同时段的需求。篮球场可部署光感传感器自动调节亮度,结合时间表预设训练、比赛、转播等场景模式。更可配备应急照明回路,独立于主系统,确保断电时关键区域照度≥50 lux且持续90分钟以上。
智慧照明云平台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状态、告警数据及能耗数据等信息,结合强大的后端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可视化管理,为运维人员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
系统在产生报警或隐患后,可针对工程人员派发工单,处理完以后工程人员能够在系统中填写相关工单任务记录。结合GIS+BIM技术,仿真级运维对各种照明景观工程进行全场景任意视角的灯光及系统实时仿真,实现“一张图”多层面立体化的智慧监管控。
网球场地照明
照明技术的前沿已超越基本的视觉需求,迈向促进人体健康的新境界。研究表明,Duv值(色品坐标偏离黑体轨迹的程度)直接影响光的生物效应,如褪黑素抑制和视觉舒适度。动态调节Duv值可实现昼夜节律同步、缓解视觉疲劳等健康效益。这正是当前照明技术的前沿——通过多通道LED协同驱动实现色温与Duv值的独立调节,确保光色品质符合黑体轨迹动态偏移需求。
体育照明技术正朝着多个方向持续进化,核心技术壁垒已从单纯的光源性能,转向光谱精准控制、系统集成度和智能化水平的综合竞争。智能照明平台支持查看路灯每天的用电量,支持同比、环比分析,为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从简单的钨丝灯到今天的智能LED系统,体育照明已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这场变革不仅是光源的替换,更是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如今的体育照明行业,已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系统集成能力、智能化水平和健康效益的综合竞争。那些能够整合精准光谱控制、智能算法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厂商,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继续推动照明技术向着更加智能、健康、人性化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