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今天听到朴树唱的《送别》,颇有感触。这虽是脍炙人口的歌曲了,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李叔同。
除了书画界的成就之外,李叔同还精通乐理,是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并且参加了中国最早的话剧运动,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1918年8月18日晚,李叔同写下他在世俗的最后一件书法作品。写毕,他立即将毛笔折成两截弃于案上,从此绝笔。第二天天不亮,李叔同就毅然去了杭州虎跑寺,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剃度为僧,得名法号弘一法师。至今,100年过去了,他的歌曲依旧被后人所传唱,他的艺术作品永存于世,源远流长。
上个月的今天,李叔同艺术教育馆正式开馆,其中不少保存下来的作品在馆内展出。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卑不亢,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昨天,新闻报道:
他在东京艺术大学的毕业自画像(油画)将复制回国,计划在泉州弘一法师纪念馆展出。据悉,该纪念馆此前已收藏一幅徐悲鸿画的弘一法师油画肖像,届时有望同时展出。
复制项目由福建省佛教艺术交流促进会携手1915艺术空间共同推动,泉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拟捐赠新作《善水如圆》进行拍卖,所得款项作为此项目运作的启动资金。吴达新早年留学日本,他将协调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出面担保,向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借用校藏“李岸(李叔同)毕业创作自画像”原作,邀请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临摹复制。
李叔同艺术品“回国”背后让我们发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混乱,无人监管,我国的作品以非法手段被贩卖到他国,经查处后回购问题更加困难。
艺术品赝品泛滥,对原创作者缺乏尊重及保护。
艺术品丢失量大,由于保护措施,考察措施不完善,一些经典名作很难找到原作。
前日,由翰墨千秋主办,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品区块链发展委员会协办的“2018文化艺术品区块链产业应用峰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峰会主要针对区块链在目前艺术品行业应用场景中的优势,为艺术品行业优质的区块链项目营造有利健康的发展条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从而推动艺术品区块链的高速发展。
会议提到民藏文化艺术品交易难、鉴定难、诚信缺失、赝品混乱是困扰文化艺术品行业向前发展的重大阻碍。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普及,珠海雅韵轩艺术管理有限公司提出设立文化艺术品区块链研究院,雅韵轩艺术馆、文交所,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等职能机构。
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公司领导班子决定进军物联网区块链,尝试用高科技和智能化手段管控信息和交易流程,实施“功能”和“行为”监管,以保证“鉴定、评估、托管”过程信息透明,保证交易主体和有关各方公平、公正、诚信、自愿。
在文化艺术品区块链联盟里,联盟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信息是透明的,交易是自愿的,政府监管是到位的。在此基础上,重提令人生畏的艺术品份额化,将经过评估、鉴定、确权的艺术品用虚拟数字货币的形式表现,实现物权与实物分离,挂牌上市后进行线上线下交易。联盟成员想进入或退出时,通过购买或出售物权代币,在实物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物权交割。最终起到打破市场瓶颈和困局,加速艺术品流通,活跃艺术品市场,助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MYART (玛雅)公司提出:将为艺术家建立一整套基于信息实时更新的智能查询推广系统,运用区块链对艺术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解决艺术家和艺术品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艺术品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更多、更准确的关于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信息,不论是线上交易环节对买卖双方身份信用的验证、为艺术品出具唯一性证书,还是线下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业务,提升收藏家的入场信心,是促进艺术品流通的新尝试。
最后,小编认为,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机制搭建的平台,的确可以为艺术品交易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流通环境,解决了问题。例如,登记溯源服务,为艺术品持有者进行物权登记,信息真实公开,难以篡改。在鉴定估价环节,实行全民有偿参与,根据权重奖励机制,确保最终结果真实有效。
新科技,新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它们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解决以前最为能解决的问题。区块链应用已经落地,艺术品市场的春天又将到来了。而且,可能会是四季如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