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围绕数字化转型,也就是数字化,数字化业务转型的讨论越来越多。而很多人看到“数字”这个词时,会视而不见,认为它是信息技术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认识到:技术是组织发展的基础,业务战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机遇。想想20年前,互联网被认为是“IT”,除了技术人员,人们对它的理解都不是很透彻。而如今,世界上许多有价值的企业的经营模式都依赖于互联网,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发展.

转型之所以迫切是因为我们同时经历了三个重大的变化:需求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技术的变化。下面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分析这三个变化来说明其转型的必要性。

1

利益相关者/客户需求的变化

考虑到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承担了很多的责任和义务,再加上董事会越来越注重公司的透明度,并参与战略制定和监督风险管理,很显然,内部审计必须帮助其满足这些需求。然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并不认为内部审计能够提供帮助,由于其对内部审计角色的困惑。

2

竞争格局的变化

这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非常紧张的地方。很多人都可以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只是其中之一,包括首席风险官、首席合规官、首席信息安全官、总顾问以及其他人,他们都具有专业知识。这就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内部审计人员要彰显其独特的价值,才能不被取代。

3

技术的变化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增强现实技术只是影响组织运行的一些技术。企业的运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几年前不可能实现的新业务已经改变了整个商业部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摧毁了传统公司。随着技术对业务的转变,内部审计能否跟得上?

以下是我们如何对内部审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些例子:

1.内部审计目标

传统内部审计模式:检查组织的重大风险领域,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有效管理重大风险的见解和建议,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模式:利用内部审计的业务智能门户,使组织的数据与重大风险领域的审计经验相结合。这使得内部审计能够为董事会提供战略性意见,以支持其对透明度的需求以及对组织战略的指导,同时能够对风险管理进行适当的监督。

2. 风险评估和规划

传统内部审计模式:根据与管理层的沟通以及对特殊数据的分析,内部审计制定并提交年度审计计划,以获取审计委员会的批准。其成功与否由计划的完成度来衡量。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模式:自动和实时的关键风险指标,预测分析和人工智能推动审计计划。审计计划从年度计划演变为实时计划。内部审计计划基于敏捷性,并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执行审计。预测模型在审计开始前就能显示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审计的成功取决于其产生的影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满意度。内部审计更侧重于战略风险。常规审计,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几乎由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来完成。

3.审计业务

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审计业务通常是线性的,审计师从一个步骤到下一个步骤。数据来自于业务部门和IT部门。由于数据分析在审计业务中是独立的步骤,其执行是临时的或强制性的。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模式:内部审计对系统和数据的实时访问能够促进管理。审计人员掌握了所需的信息,能够深入了解根本原因,并能更有效地将工作重点放在最需要关注的领域。内部审计对组织及其数据的广泛了解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将管理层和董事会联系起来。熟练掌握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即时编程,建立模型和使用流程智能工具,以便在整个组织内共享。

4.审计报告

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提供审计报告,详细说明其方法,并提出调查结果和建议。管理层根据审计报告采取行动计划,内部审计定期跟踪以确保执行。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模式:内部审计在整个过程中与管理层密切合作。审计人员共享数据,信息和经验教训。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的持续沟通取代了正式的审计报告。由于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获得了洞察力,审计人员可以利用RPA或智能流程自动化来处理损坏的流程或控制。审计人员也对重要风险进行了持续监测。

小结

这些只是几个例子,你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期待您的评论和分享。关键是我们要退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发生的重大变化,并且用新的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内部审计如何转型,以最大程度来提高我们为组织带来的价值。

本文源于IIA

作者:Jim Pelletier

发表于2018年1月4日

译者:依夕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7B04WN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