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现实世界精彩又复杂,业务逻辑和问题如何落实到代码上呢?
采用一种划分、整理逻辑的方式把现实世界的问题映射到代码世界里,映射法则是软件编程的范式和思想:
面向过程(结构化编程)
面向对象
函数式
面向过程的结构化设计从上世纪70年代兴起,是软件开发第一个系统化的编程思想。
一次完整的结构化编程的宏观步骤
从代表目标系统整体功能的单个处理着手,自顶向下不断把复杂的处理分解为子处理
一层一层的分解下去,直到仅剩下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子处理功能为止
用相应的工具来描述各个最低层的子处理
因此,结构化方法是围绕实现处理功能的“过程”来构造系统的,按功能来划分、组织、梳理逻辑。
现实中,用户需求的变化大部分是针对功能,这种变化对于基于过程的系统设计来说是跪弱的。结构化方法开发的软件,其稳定性、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都比较差,这是因为结构化方法的本质是功能分解。
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关系
面向对象改善了结构化的不足,系统的分解不再基于功能而是基于对象。
把原来一个功能的逻辑分割、打散,放入到类里成为对象的行为和属性,对象行为的逻辑实现是过程化的。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对系统的分解,代表了一种演进式的开发,而不是对面向过程的革命式颠覆。
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提醒我们开发业务功能的时候,把功能转化成对象来组织,否则就会不自觉的陷入结构化编程里。
从演化到设计
类别和概念
类别:该类目所有成员的集合
概念:描述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举个例子,“鸟”既可以作为一个类别,也可以作为一个概念。当“鸟”作为一个类别时,它包含了会飞和不会飞的所有不同种类的鸟。当“鸟”作为一个概念时,则描述的是所有的鸟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比如都有翅膀。
面向对象里的类说的是类别,面向对象里的对象说的是概念。类的实例化意味着认知从类别转变成概念
怎么做
学过通信的人会知道,如果在时域处理问题困难重重,可以把时域转成频域,在频域处理完后,转回时域。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过程是不断建立新概念的的过程,新概念的产生伴随着建立、熟悉和固化出短的思维路径。
某段代码片段 ---〉 面向对象里的相关概念 ---〉思维路径 ---〉现实世界的场景片段 这样一条链路,从软件程序出发,把软件和现实连接了起来。
沿着链路反向走
某段代码片段〈--- 面向对象里的相关概念〈---- 思维路径〈---- 现实世界的场景片段 1. 把复杂现实的软件系统,分解成熟悉的场景片段 2. 由场景片段,根据上面的链路找到对应的代码片段 3. 组合代码片段,得出软件项目
专题计划
基于上述的思考和认识,本系列将尝试收集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条条链路,并探讨如何组装众多的程序片段,得到软件项目。
预计由5个章节展开,它们分别是: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与设计 -- 萌芽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与设计 -- 扩张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与设计 -- 融合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与设计 -- 成熟
面向对象世界的演化与设计 -- 后记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