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伪装到死」:社交媒体上的新新一代;科技催生人的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不再完美 | TechBoard#17

摘要

真正意义上第一代数字原住民们,他们自我形象的建立到底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乔装打扮」,还是摘下滤镜后真实的自己,抑或是二者早已密不可分?提出「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大师 Don Norman 呼吁设计不要被科技带跑偏,人类才是重中之重,但另一种声音表示: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回顾计算机科学史,最早可追溯到的,是人类思想和本质的构成中的逻辑……这里是 TechBoard 第十七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Instagram 一代

「媒介即信息」,这是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他将媒介定义为「人的延伸」,媒介本身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和做出行为的方式,而媒介传递的信息相对与媒介本身则是次要的。就像手机的出现,使得开车发短信接电话成了可能,发生车祸和短信的具体内容没有关系,但却和驾驶时使用手机这一行为密切相关。

麦克卢汉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有「点石成金」的特性,当某一新出现的技术渗透进社会时,整个社会的其他功能都会相应地完成转化以适应这种新的形式。毫无疑问,当下正在「点石成金」的媒介就是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或者说这二者的结合。本文作者认为,新媒介孕育出来的产物,也就是媒介传递的信息,麦克卢汉认为它次要于媒介本身,但在当下,他的观点要顺时作出新的判断。

在世界范围内,00 后应该是第一代「土生土长」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环境中的数字原住民,但对于「00 前」的一代人,在他们还未被互联网包裹的成长环境中,整个社会环境对网络的态度是更「中立」甚至「负面」的。今年 23 岁的文章作者回忆起他小时候对互联网的印象:垃圾邮件、网络诈骗、病毒、网页上各种链接、聊天室,在学校里还定期有专家开讲座,叮嘱学生要避免色情信息、聊天室的危险、网瘾的坏处……总之对网络的态度就是「如无必要,尽量避免」,但不到十年,整个社会对网络的态度就调了个头,从「尽量避免」调转为「如何玩转」,人们开始以「玩得转互联网」为荣,并将它视作像水一样必要的存在,而非过去的洪水猛兽。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在作者看来,是一种带有讽刺性的虚假,它折射出的是,他们这一代人自我形象的建立将基于自己描绘出的形象而非真实的自我,他称之为 Instagram 一代。

在现代社会中,描绘自我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这是一种基于人性的社会性活动,人们难免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呈现,比如在假期前往第三世界国家做志愿者,借此写出更漂亮的大学申请书。但在作者看来,Instagram 和同类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这种「伪装」更甚,甚至到了不自然的地步。它让我们不可抑制地,想要去描绘出比实际更好、更丰满的「自己」。它的流行不是引领了社会潮流,而是顺应和放大了人社会性中「伪装」的一面,它把「伪装到你可以真正做到」变成了「伪装到死」,它成为了这个喜欢「乔装打扮」的社会里,统治级的媒介,用逃避甚至伪造现实的方式,吞噬着真实性,真实性藏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照片与 # 话题里变得转瞬易逝,人人都知道沉迷或乔装粉饰。

社交媒体并不真实,但却又难以摆脱这种上瘾的快感。

就像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中的信息(message)曾被错印为按摩(massage),他本人觉得这个比喻同样巧妙,如今的媒介和它搭载的内容都在渗透进社会,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它「按摩」着社会和你我,那我们是否还要追求真实,还是说真实的信号就足够「真实」了,或者,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有着无尽可能的当下,我们是否要重新定义什么是真实,以及该如何面对自我和现实?比起拒绝社交媒体,先学会自我审视或许更加重要。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TechBoard#8中推荐过《技术是如何迁入我们身体的》,其中讨论的是在当下手机这一工具快成了身体延伸的一部分时,互联网对社会的重绘程度到了哪一步?以及人之为人的定义还像过去一样吗?

《对儿童开战的科技行业》这篇文章则审视了数字原住民一代成长起来的儿童和青少年对手机的「滥用」。

观点对弈:以人为本设计的迷思

《设计心理学》的作者 Don Norman 两周前在《快公司》上发表文章,强调多年以来他始终秉持着的以人为本、强调用户体验的设计哲学。在那篇文章中,Norman 流露出了他对这种设计哲学在当下没有被很好的贯彻执行的惋惜:不仅没有以人为本,反而人开始绕着机器转了。

Norman 认为,社会要求人们去做繁琐、重复的工作同时,还要保持长时间的警觉和专注,当不可避免的错误发生时,「锅」还不得不让人来背,却不曾想过是不是对技术的过高的要求催生了这些绕不开的错误。以驾驶行为为例,驾驶事故发生后,多半的归责都是人的「分心」、「不注意」,但 Norman 认为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天生就是很敏感的,这应被视作是一种美德而非「原罪」。但现在的设计并不趋向于如何开发人的潜能,反而是利用其生物性,去设计出会让人「自我伤害」的产品,比如赌场和不断发送通知的应用程序。Norman 呼吁大家要意识到「技术主导人的状态」这种现状,并且提倡人反客为主,设计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旨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创造更多的问题。

然而在本周,Mark Rolston 也写了一篇文章,来质疑 Norman 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他认为,Norman 所提倡的理念反而会导致更糟糕的设计。

Rolston 指出,Norman 提到的「技术应该跟着人走」的隐含前提是人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且纯粹的,不受外力影响的,设计师们应该识别出这种需求,然后设计贴合它甚至赋能于它的产品。但 Rolston 认为,人的需求不是凭空而生,而是多年经验塑造而来,它和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甚至是相互催生。比如 PC 里的很多软件设计都参照了历史上延续至今的办公用品,像文件夹、笔记本、垃圾桶……跳出垂直的科技领域,比如摩托车和引擎,人们把启动摩托车时引擎发出的噪声视作一种「性能良好」的信号,而这绝对不是设计者设计摩托时的本意,反而噪声源于技术的限制,但人们久而久之的把这种反馈化为经验后,它就变成了一种「信号」甚至是「需求」。

以人为本或许会诞生「好的设计」,但「伟大的设计」应该是在技术的边界上塑造用户的期望,它不迎合用户所谓「纯粹的需求」,而是创造新的经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没有错,只是它应该值得更深入的思考,因为「技术应该绕着人转」这样一个简单的叙述难以掩盖当下技术对整个社会赋予的深刻变化。

更何况在当下,人类正走在通过科技重新理解甚至定义「人之为人」的旅途上,这个时代的核心主题是「我们渴望用科技来创造前所未有的体验」,换句话说,科技与我们的需求早已密不可分。

延伸阅读与参考:

Don Norman 的文章《为什么坏技术统治了我们的生活》

《设计思维就是垃圾》

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创造出电脑的

追溯计算机的历史,无论是 1946 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还是 1642 年帕斯卡发明的只能做加减计算的世界上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计算机的历史几乎等同于硬件的进步史,但《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却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 Computer 从诞生至今的演进史——从它的「思想史」开始。

硬件或软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逻辑的奠基。计算机乃至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两篇论文一是克劳德·香农硕士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奠定了数字电路的理论基础;二是艾伦·图灵的《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密码问题的应用》,通过数学证明得出了理论上存在「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

其中当时还是信息论创始人的克劳德·香农在撰写论文时,主要参考的是乔治·布尔的《思维规律的研究》,而布尔本人自诩为哲学家而非数学家,他自称跟随着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脚步,而其建立的奠定数理逻辑基础的「布尔代数」,则沿袭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论。就如同笛卡尔用代数解放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使其得以超越空间直觉,用符号和公式替换几何演示,进而推动了微积分的发展。布尔则是通过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符号化」,把逻辑从人类直觉中解放出来,打磨为绝对客观的数理逻辑,进而形成了现代计算机 CPU 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算术逻辑单元。

(香农从电路到符号逻辑的映射)

另一位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则试图用数学逻辑语言去设计计算机,他的理论往前追溯可到莱布尼茨提出的「通用表意文字」,莱布尼茨希望创建一种可以在通用逻辑运算或者说推理演算框架之下加以使用的语言,受限于时代,莱布尼茨没有发明出计算机,但 1879 年的德国哲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受到了布尔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数理化的启发,研究出了一套更完善的逻辑系统,其中包括许多沿用至今的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如递归函数和范围变量。

在布尔和弗雷格的理论之上,计算机理论的前身,基于逻辑的数理学的研究热潮开始了,

罗素、希尔伯特、邱奇、克莱尼、楚泽、冯诺伊曼、图灵……他们没有在计算机里进行运算,而是基于最古老的逻辑学一遍遍在脑内验证着数理逻辑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将通过被编写为固定的程序,在未来被 30 吨的庞然大物 ENIAC 执行、被你我手中小巧的电子设备执行、被机器学习和未来的人工智能执行。

如今,计算机科学的第二篇章已经开启,人类正试图把自己的逻辑灌输给机器,教会它主动思考,理解思维规律。但也正如布尔在 19 世纪时对亚里士多德的致敬,「逻辑置于亚里士多德之名,讨论着人类思想和本质的构成,它的本质无需变化,却被延续至今」。

好设备都是被扔的命?

鲍德里亚曾在 1970 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中提起「时尚」,称时尚是一场指导性废弃的游戏:生产物品就是为了让它早点死亡。「不成熟性」是可消费品的制造法则,完美的型号难以让人产生更新的冲动。那如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要,还是也成为了「指导性废弃的游戏」了呢?

就 2016 一年,就有 15 亿台智能手机被售出,同年统计全世界共有 21 亿智能手机用户,而许多用户拥有不止一款手机,同时他们也将废弃数十亿的手机。曾几何时,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参照其是否「还能用」以及用户的消费水平,而如今,「还能用」早已不再是用户弃旧换新的主要原因了。另一方面,在前智能手机时代,或者说 PC 时代,计算机各个零部件上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像二手车一样「缝缝补补接着用」,但如今算是某个部件出了问题,维修成本之于整机价格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让用户考虑「不如换新」,更多的情况则是,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往往淘汰它不是因为它哪里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它「跑得太慢」。

我们越来越难以把电子设备当作一个单独的硬件设备,但它更是一个通往软件世界的入口。当软件的世界日益更新时,从出厂时就被固定的硬件设备只有「被选择」的份了。但这也就延伸出了另一个问题: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趋势下,语音助理、恒温器、洗衣机、吸尘器、家控系统、电视都开始或将要联上网后,这些家电级设备是还会像过去年代时「用到坏」,还是也将成为如手机一样的「一卡就得换」?

一方面,科技公司对它们的产品和产品周期都是有绝对掌控权的,从产品定价到维修价格甚至到维修时间。但另一方面,如今的消费者级电子设备确实也都是「消费者级」的定价了,哪怕跟着科技公司的产品周期来更新换代,用户从心理上也都能接受了。但整个从用户到硬件制造商的整个链条外的「副产品」——电子垃圾,又有何人关注呢?

在 2016 年,产生了 4470 万吨的电子垃圾,比 2014 年多增加了 330 万吨。专家预测,到 2021 年,每年生产的电子垃圾将达到 5220 万吨。回收率低的同时,部件创新却很快。这不仅是大公司要对环境问题负责的事,消费者也要有意识的审视自己日常所使用的设备,以及对电子产品的消费行为,而政府也不应该只关注短期内爆发的「数据丑闻」,对长期在现实世界中的污染隐患却选择视而不见。

延伸阅读与参考:

用户心路历程:《我看着我 iPad「老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电子垃圾浪费的统计报告

考古:不是 Android 抄 iPhone,它俩都不是第一

Quora 网友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 Android 设备生产商总是从苹果「拿来」许多技术?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创新呢?然而最高票的答案则推翻了这个问题,工龄几十年的计算机高级工程师 Dave Haynie 给出的答案是:Android 和 iPhone 都是「拿来」的。

LG 曾在 2006 年,也就是初代 iPhone 亮相前一年发布了以下这款 LG Prada 手机,不难看出它背后搭载的摄像头和闪光灯,而初代的 iPhone 都没有闪光灯,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和 LG Prada 配置相同。

而这是第一款 Android 手机,2008 年发布的 HTC Dream(G1),保留了传统按键甚至 26 键盘的同时,增加了触屏操作。

然后是三星真的把 iOS「拿到」Android 上,这也让它们吃到了官司。

但更多技术上的创新,只能说归功于整个行业的推动。比如 2011 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带指纹传感器的手机 Motorola Atrix,苹果直到 2013 年的 iPhone 5s 采用上指纹传感技术;触摸屏能追溯到 1992 年的 IBM、电容屏则是 2006 年 LG Parda 就用上了,但多点触控电容屏确实是出自初代 iPhone;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也不是苹果引领的趋势,更像是三星在 2011 年发布了 Galaxy Note 系列后,各厂商争相推出大屏手机;双摄像头和三摄像头的初应用分别是 2014 年的 HTC One M8 和 2018 年的华为 P20 Pro;多核 CPU、快速充电、全面屏、OLED、无线充电、LTE 无线传输、NFC 近场通讯……这些技术都没有先被 iPhone 所用。

因此 Dave 认为,「创新」更像是回顾历史给出的一个判断,初代 iPhone 被视作改变行业的创新,是因为乔布斯在做 iPhone 时并不考虑到「消费者」,但随着行业的日益成熟,市场的反馈体现出,新技术不如稳技术,比如 HTC 和摩托罗拉都是最爱「尝鲜」的几家公司之一,它们的结果都不算好。

在未来,更可能的趋势会是某个团队开发出一项有前景的技术,然后被大公司收购,再潜心研发和测试一段时间后,应用在新款产品上。而 Android 和 iOS 也早已进入了把握住自己风格的同时互相借用的阶段,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编辑:宋德胜

题图:SelectAll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geekpark.net/news/231673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