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可能在月球上盖房子居住了!
而最让人兴奋的是——中国已经造出了全球首台月球造砖神器,直接用3000倍太阳光把月壤熔成砖块!
这是我国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迈出的实实在在一步。
就在今年“人类月球日”——7月20日,我国宣布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消息:中国第一台“月壤打砖机”,已经成功研制!
没错,我们不再只是“登上去”,而是要在月球上建起来。而建房子,首先得有砖。可总不能让航天员扛着地球上的砖一块块搬上去吧?太贵、太重、不现实。
那怎么办?就地取材!用月球上遍地都是的“月壤”,现场烧砖。而这台“打砖机”,就是干这个的——它能用相当于3000倍太阳光的能量,把月壤瞬间熔化,再冷却成型,变成一块块结实的“月壤砖”。
听起来像不像一台“太空版3D打印机”?但它干的,可是实打实的“星际基建”活儿。
月球建房,为什么非得在月球上“现场造砖”?
道理其实很简单:从地球运砖到月球?成本太高了!让航天员在月球上手动烧砖砌墙?更不现实!
最好的办法,就是靠机器自动化作业,直接利用月球本身的土壤——也就是“月壤”,现场制造建筑材料。而这,正是我国这台“月壤打砖机”要做的事。
3000倍太阳光熔融!怎么做到的?
你小时候玩过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纸片的游戏吗?这台机器的原理有点像它,但厉害了不止一点点:它用的是反射镜系统,先跟踪并聚焦月球上的太阳光,再通过光纤把光能传输到月壤上,瞬间产生极高温度,直接把月壤熔化!
注意:这里用的不是我们平时见过的“放大镜”,而是反射镜,能更高效地汇聚光线。
目前在地球上测试时,科学家用的是“太阳模拟器”来模拟月球上的光照条件,能量强度相当于3000倍地球太阳光!
测试结果非常成功:月壤被熔化后形成球体,再通过3D打印系统塑形,最终制成标准的砖块,最大尺寸达到10cm×10cm×5cm,和地球上的砖头差不多大。
太空中的月壤砖,早已悄悄测试中!
其实早在天舟八号任务时,我国就已经把第一批月壤砖送上了中国空间站!目前这些砖正在太空中接受热力学性能测试、辐射耐受性测试、长期稳定性验证等各种考验,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在2025年10月,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时就会把它们带回地球,做进一步分析。
为什么选“月球熔岩管”作为未来基地选址?
除了造砖,我国还在考虑一个更聪明的方案:把月球基地建在“月球熔岩管”里!
什么是月球熔岩管?
它是月球表面下天然形成的洞穴通道,就像地球上的溶洞,但规模更大——有些长度甚至超过40公里!
为什么选这里?
温度稳定。月球表面温差高达280℃,从-170℃到110℃,而熔岩管内只有50℃温差,从-20℃到30℃。
防辐射强。顶部月壤层能有效屏蔽太阳和宇宙辐射。
可能存水冰。科学家推测这些洞穴中可能存在水冰,方便未来就地取用。
换句话说,熔岩管就是一个纯天然、免装修、自带恒温防辐射的“月球豪宅地基”!
中国的月球战略:不只是登月,更是住下来。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月球计划就是“载人登月”,但其实载人登月只是第一步,月球科研站是中期目标,永久居住才是未来方向。
从嫦娥五号、六号采样返回,到氦-3开采技术突破,再到如今的月壤造砖机……中国正在以“全方位并行”的方式推进月球计划。
月球造砖机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个强烈信号:中国正在为永久月球居住做实实在在的准备。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真的能看到中国航天员在月球熔岩管内,用月壤砖建造起人类第一个“月球迷你城市”。
而这一切,今天已经悄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