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进入第二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在“Dobot智选大挑战”项目中,俄罗斯队大学组、韩国队被淘汰,印度代表队晋级决赛。
“Dobot智选大挑战”项目中,有一条传送带,两头各有一台机器人,机器人需要从一头拣出指定颜色的积木块,放到传送带上,在另一头卸下来,并堆积起来。
记者 郭良朔 摄
“比赛过程很艰难,我们现场做了很多临时参数调整。”印度选手瓦隆说,“我们已经两个晚上没睡了,忙着修改代码,也准备了很多预案。”
此次顺利晋级决赛,四名选手都很兴奋,“我们有信心拿冠军。”选手Aditya说。他从16岁开始学编程,目前已在印度开了一家小公司,研发了一款太阳能清洁机器人。
韩国富川大学教授朱昌熙介绍,比赛现场光线环境在不断变化,影响了相机传感器,“下次比赛,我们一定会准备得更充分,使用更好的相机。”
俄罗斯领队尼基塔介绍,俄罗斯队员们使用的是“Blockly”编程语言,而中国普遍使用“Python”语言,在编程语言“翻译”、转换之后,队员们编写的程序无法控制相机,导致了任务失败。
“这两天,我们都在忙着解决问题,而不是完成任务。”尼基塔说。据裁判介绍,俄罗斯队使用的是与国内选手不同的方法,如果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时间可能缩短不少。
“失败不是问题,我们这次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获得了新经验。”21岁的选手Timur告诉记者。他是西伯利亚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
“将来大学毕业,我想来中国工作。”Timur说。他的姐姐已在上海生活了9年,他也曾多次去过上海、北京。“在中国有很多的外国公司和IT企业,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机会。”
上海高二学生战队杀入决赛
“奖杯好沉!”7月26日,来自上海黄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8192B战队”的三位选手举起了“工程挑战”项目“最佳结构奖”的奖杯,顺利晋级决赛。
这一项目中,选手通过程序和现场操作,操控机器人小车翻转地上的盘子,或者发射小球,攻击场边的旗杆,使其旗帜更换颜色,以积累得分。
机器小车的结构十分关键。“我们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是打球特别快,灵活度高,打旗也比较准。”选手荆英介绍。
这支战队不一般,曾十次获得各种机器人大赛的世界冠军。团队成员高明源,就曾在2015年,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韦尔举办的机器人大赛中,获世界冠军。
“当时有40多个国家参赛,高手云集。”高明源回忆。虽然只是十五六岁的高二学生,几位成员都玩了3-6年机器人,加上战队“几代”传承、沉淀了不少经验,十分老练。
“希望明天能在决赛中夺冠。”选手鲍奇说。
5岁半幼儿园小朋友也来了
“老师,我的机器人怎么了?老师,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呀?”现场,一群四五岁的小朋友蹦蹦跳跳,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都是幼儿园四到六岁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参加的项目是“勇往直前”,两人一组,在180秒内让机器人走完赛道,并完成任务,赛道上有“加油站”“减速带”等标识,要在相应地点完成减速、加速等任务。
“他们都很小,表现不好,也没关系。”教练在外面不断给他们加油打气。
“我觉得我们刚才做得很好,但是走到一半机器人没有电了。”刚刚参加完比赛的熊天玉小朋友说。她今年5岁半,来自湖北荆门。“这次来武汉,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很开心。”(武汉晚报 记者康鹏 实习生李宗洋 通讯员 张敏 孙亚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