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些东西,人类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对它们而言却是触不可及的。
它们是谁?
今天我想聊聊2001年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而“它们”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
今天在某问答里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是:“有没有一部电影让你看完哭到不能自已?”有一位条友非常默契的跟我想到了一处,回答了《人工智能》这部影片,这样的共情也让我很开心。
这部片子看过几遍了,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是年纪还太小,只觉得是一个很前卫的故事。前段时间再拿出来静静地看了一遍,没想到一个人在房间里哭到不能自已。不知道是泪点变低了,还是年纪渐大对人、事、物的感悟就会多出一层体味。
故事讲的是在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而此时,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能服务于人类的各个领域,科研人员甚至制造了能够感知情感,并永远忠于人类的机器人,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
影片女主莫妮卡的儿子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缓解伤痛的心情,机器人小孩大卫(海利乔奥斯蒙特饰),就在这样的情境下被莫妮卡领养,并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而他的生存使命就是爱她。
但后来马丁苏醒,恢复健康回到了家里,小孩子之间的一系列“争宠”事件,最终使只是替代品的机器小孩大卫“失宠”,最后被莫妮卡抛弃。
但此时,大卫的程序里或者说心里,却已是对妈妈莫妮卡永远的忠诚的满满的爱,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在马丁和他之间选择抛弃他,他决心要变成真正的小孩,重新回到妈妈莫妮卡的身边。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影片传达了一个大母题“如果机器拥有了人性,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但这部电影棒还棒在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义。
对我来说意义太晦涩,我更看重它带给我的情感冲击。
当大卫躲过机器屠宰场的残酷追杀,历经各种困难,最后终于找到了只是妈妈童话故事里据说能将其变成真人的蓝仙女。
他睁大眼睛苦苦哀求着这个破损的蓝仙女雕塑“求求你,把我变成真人”时,这份单纯的愿想深深触动了我。
他也只是一个单纯想要得到妈妈爱的孩子,在人类那里最简单容易的事,他却苦苦等了两千年。人类都已灭绝,妈妈莫妮卡也早已不复存在。可他的生存使命就是爱她啊,妈妈都不存在了,他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电影到这里其实就可以结束了,但导演斯皮尔伯格却承袭了他一贯的合家欢结局风格,他给了大卫一个希望,也给了观众一个出口。
两千年后,外星人来到地球,找到了大卫并了解了他的故事,他们决心帮他圆梦。一直跟随大卫的机器玩具泰迪熊帮了大忙,他拿出曾经偷偷收藏起的妈妈莫妮卡的头发,克隆出了一个妈妈莫妮卡,但生命却只能持续一天。
最后这一天大卫与妈妈终于重聚了,他们做着普通母子间日常的事情,日落时分,美好时光终会过去,妈妈莫妮卡即将死去,而大卫也微笑着随妈妈一同睡去……
我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情感来描述这最后一段,但我全程哭到不能自已。看过原片的人应该更能理解我这种心情,明明知道这构建的是一个爱与被爱的母子间故事,但又不是血缘亲情的爱,也许就是这一层纯粹的不计回报的爱,深深打动了作为人类的我吧,这真的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童话。
最后看一层:机器玩具泰迪教大卫写字,写的内容是:“马丁和大卫是妈妈的儿子,但泰迪不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