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理解关系数据库几个概念
教学重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
教学难点: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引入——关于二级ACCESS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
基本操作:数据库的建立、格式的设置、数据的输入修改、关系的设置等;
简单应用:数据查询、查询语句;
综合应用:报表、窗体、对象的应用。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人工管理
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系统
有关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物理符号序列称为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DB),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应用系统:为特定应用开发的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S)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其特点为: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数据操纵:检索、插入、修改、删除
数据库运行管理
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数据通信接口
四、数据模型(重点)
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要将现实世界转变为机器能够识别的形式,必须经过两次抽象,即使用某种概念模型为客观事物建立概念级的模型,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变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将信息世界转变为机器世界。
1、实体的概念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2)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3)实体集和实体型
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4)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一对一联系例如,一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学号,而一个学号只能指向一个学生,则学生与学号之间具有一对一联系。
②一对多联系例如,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而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则班级与学生之间具有一对多联系。
③多对多联系例如,一门课程同时有若干个学生选修,而一个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门课程,则课程与学生之间具有多对多联系。
例:某宾馆中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客房,按照规定,每位入住该宾馆的客人都要身份等级,房间和客人的关系是:一对多。
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在实现数据库管理的过程中,数据模型起着关键作用。整个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就是沿着数据模型的主线展开的。现有的数据库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3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它用树形结构表示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若用图来表示,层次模型是一棵倒立的树。在数据库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①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②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2)网状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的,用层次模型表示非树型结构是很不直接的,网状模型则可以克服这一弊病。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在数据库中,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①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②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