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面纱总是源于认知的匮乏,而企业内部的发展总是被淹没在外部过多的声音当中。
科远股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按照边缘层->IaaS层->平台层(工业PaaS)->应用层(工业SaaS)。该三大层级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看多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企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公司,反过来在看就没有那么神秘和复杂,多的只是一种生活用语转化成专业用语的翻译过程。三大核心层级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构成及应用:边缘层产品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机器人、非标自动化、电动执行机构及传感器等,翻译下就是分散控制、规则控制、智能学习三大软性加非标准自动化、电动设备及传感三大硬性;平台层主要用于管理和分析,翻译下就是数据管理、信息化管控平台两大管控,加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分析及优化,简单说就是数据的管控及应用。应用层目的则是提高其可可自由扩充的应用范围,简单说就是通过结构数据为了满足任意需求而可构建专业应用的APP,应用层既可以累积自己的成熟案例,也可以放开给第三方并学习成为自己的能力。
应用市场方面,智慧电厂的应用目前听到的较为广泛,感觉还是电力公司有钱。工业自动化业务方向包括流程工业领域,化工行业自动化需求(用于提升安全生产)、离散制造领域则更偏重IOT的需求,再辅助制造平台的销售的模式,完成从标准化、自动化、前端感知及智能销售的综合打造,进而形成基于大数据(数据库)的电厂应用,基于MES的生产过程执行系统。用个时尚的词描述就是三维立体化应用管理,解决信息孤岛,完成实时诊断、控制及预警,类IOT的描述则是解决无缝连接(不同场景的互联互通问题),最终完成信息瓶颈的打破。
其营收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和工业互联网。普及下概念: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只是间接地照管和监督机器进行生产。“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属于泛互联网的目录分类。它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网上没有查到区别,根据概念可理解为工作自动化是一种纯机器的运作,其智能化依靠人工的判断来完成,而工业互联网是将机器通过数据的智慧赋予智能,而不再简单的依靠人工的判断,其更倾向或者适用于标准化的生产。工作自动化更偏向前端类似物联网,而工业互联网则更像大脑,只不过构建大脑需要大数据和超强的计算(云平台),二者更像是一种组合而非包含的关系。营收结构上工业互联网占了74%,工业互联网占了26%,其中华东占了全国的65%的市场份额,估计跟电厂的分布有关。毛利率上工业自动化为45%,而工业互联网为39%。以材料、薪酬和制造费用来评测,工业自动化的制造费用可下降进而提升毛利,而工业互联网则是通过整体支出提升中的占比下降来提升毛利,但两者都是材料占主要的成本支出大约占比77%-78%。短期看,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提升主要是完成由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转变,主要源于国内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而工业互联网则是代表了未来,让自动化更加的人工智能化。自动化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快速变现,而互联网则是未来的增长空间,当自动化达到发展的平衡点时,就是互联网培育期的结束。
两条并行的成长,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解读,难怪网上很难找到更多的信息,这源于其模式的稳定性,让习惯了靓点抓眼球的评论难以下手,这不是一个高速(获利)成长的公司,但是会成长的比较高速。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