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这是我十几年前写的一篇论文,我会逐步把它贴出来。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以认知科学出发,证明了马哲和毛泽东认识论、实践论正确性的。对我们的人工智能、心理学、行为干预来讲,它实际上是把符号主义的那一套给证伪了(目前心理学和行为干预的主要流派,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这篇文章翻出来的原因)。同时,基于符号主义的那一套,自然也就是错误的了。所谓的当代认知心理学,相当的部分已经沦陷了。那么自然,本文也对人工智能、心理学、行为干预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文摘:认知系统最根本的功能是描述认知、获得信息,范围不应局限于物理符号系统。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一个以“描述”为核心的认知系统普遍模型,并证明了它与马哲基本观点的一致性。认知系统通过描述建立其内部表示与外部事物的对应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引出了描述的“等价性”的特点。概念层是使描述所得的不同感知信号能够表示的“通用”平台,包含着语言、知识等的最终的存在;概念层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能完全独立于“感知信号”而存在。本文还讨论了概念层和语言的一些特点,以及认知的正确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认知;认知系统;不确定性;描述;概念;
中图分类号:TP3,B7
引言
研究系统外部的情况就必须能站在系统的外部,只局限于系统内部来讨论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如果只在系统的内部想得到对外部事物的结论,那么必将得到悖论、循环证明或者诡辩。比如数学中的“实无限”和“潜无限”问题,它们与数论和几何中关于极限的要求相容。这一问题是目前数学公理体系之外的,数学家们试图从数学内部来解决“实”和“潜”的问题是不可取的,这就是“无限悖论”产生的根源。实际上,在我们对“极限”的描述和认知中并不能分辨是“实”是“潜”的时候,也就是说无所谓“实”或者“潜”的问题。
总的来说,任何科学都是属于人类认识内部的学科,哲学也不例外。如果它们不与现实的世界发生联系,那么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它们试图只通过人类认识内部的概念运算而得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本文认为:“存在、意识、认识”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认知科学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超出了认识的内部,而一般的哲学理论往往纠缠于认识的内部,自然也就难以解决。这个问题马哲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圆满的解答,即“存在(客观存在)决定意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实践的观点跳出了认知系统内部,从外部来考虑认知的由来、特点以及认知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这一点与本文讨论的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
1认知系统及描述
本文所讨论的认知系统并不是符号主义中对符号模式进行加工、操作的物理符号系统。对输入符号模式的操纵加工,并没有反映认知所应具有的实践的特点。所以,符号主义中狭义的“认知系统”并不能称之为认知系统,而只是一种符号处理系统。认知的本质是对于对象的实践性的“反映”,只有反映了这种本质的系统,才能被称为认知系统。
本文的讨论主要着眼于一个认知系统最根本的功能,即:认知,获得信息、反映世界。只要这个系统能够反映世界的某些事物、某些方面,就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认知系统。这样讨论就具有了普遍性,认知系统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物理符号系统,不仅可以是我们人、人类,也可以是一种人造物,比如电压表、黑板等等,也可以是自然物。
1.1认知系统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普遍模型
图1-1:普遍模型
这个模型实际上是依照前面的讨论对认知系统的范围做了重新界定,突出强调了反映性。即如前所述,只要这个系统能够反映世界的某些事物、某些方面,就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认知系统。这可以使我们的讨论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反映物,因而具有了普遍性。可以让我们能以逐渐添加限制的方式来获得“智能”,降低我们研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模型同时还表明了认知的来源即是包含认知系统的外部世界。知识来源于世界,而不能在认知系统中凭空产生。在哲学上,世界可以分为包含认知系统的外部客观存在的世界,以及认知系统内主观存在的“反映的”或者“认知的”世界。从模型可以看出:知识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世界。
认知系统反映世界,通过描述获得对世界的认知,所以描述的特点和水平对认知系统自身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实际意义所在。反映、描述获得认知是认知系统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认知系统可以利用知识改造世界,这两个方面共同体现了实践性的特点。
1.2描述和反映
事物是指世界中所存在的物质(东西)或者所发生的事情。认知系统对世界的描述实质上是由对单个事物的描述所构成的。事物与认知系统显然应有如下的关系:
图1-2:描述和反映
事物的范畴也包含认知系统本身。反映和描述可以看作认知系统于被描述事物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事物反映在认知系统中,认知系统描述事物。事物与认知所得的结果有直接同一性,即直接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图1-3:描述和对应关系
事物的不同方面反映在认知系统中,同时这些反映也是认知系统对同一事物的描述。这些反映与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征直接对应,而从总体上来讲,认知系统的描述与事物有直接对应的关系。
而且,认知系统对事物的描述反映只局限与认知系统能够描述的方面,并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能够被认知系统所描述反映。而那些不能被认知系统描述的方面能不能被认知,对认知系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存在,只不过它们的存在与否对认知系统来说没有意义。
1.3相互作用模型所反映的哲学观点
哲学流派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另外一种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一般的讲,唯物论也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论也属于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属于可知论和唯物论;而目前西方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则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不可知论又可以分为:第一类不可知论,即“事物不可知”;第二类不可知论,“规律不可知”。第一类不可知论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类不可知论承认事物是可知的,但是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不可知的。第二类不可知论毫无疑问也是荒谬的,描述得到事物的特征,实际上就是对事物规律的一种认知,规律是可知的。
“存在”是哲学上的最基本的概念,对世界的本源是“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成为了唯物和唯心的分水岭。“存在”对认知系统来讲是必须承认的:描述对象不存在,则描述对象没有意义;认知主体不存在,则认知主体没有意义;总之,不存在则没有任何意义。而世界的本源问题,从认知系统模型看来,系统内部的存在,即主观存在来源于对系统外部的客观存在的描述,而不会凭空产生(即使凭空产生也因为没有与实际的联系而没有意义)。所以,本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客观存在。
描述和反映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事物的相互作用,某种意义上,任何一种相互作用都可以看作描述或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没有运动变化就谈不上相互作用,如果没有相互作用,即一个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对其它事物不产生影响,那么这一事物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被描述和认知。
沿着上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得出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因为任何一个完全孤立的系统在认知上是毫无意义的,它将永远不被察觉,永远不被认知。而一个孤立的系统也是这样,它对其它系统没有意义,而其它系统对它也没有意义。所以,如果事物是存在的,有意义的,则这样的事物与我们之间必然是相互联系着的。因而,可以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描述和反映本质上是认知系统“实践性”的活动,所以也应该具有实践的特点。描述是具体的、历史的、局部的,而且描述具有独立性。“具体的、历史的”是哲学上的说法,其实际的意思是,认知系统所作的任何一次描述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条件下进行的,描述是有条件的;而且描述也一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带有时间的“烙印”的,不同时间的描述是相互独立的。描述的主体、工具、对象都处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下。这一点说明了描述是打着环境、历史的烙印的,说明不同的描述不应该产生相悖的情况,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小结:描述的存在要求最终将决定唯物的哲学方向;描述所要求的运动观,广义上来讲代表了哲学发展的、辨证的看法;描述是具体的、历史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描述具有的实践性是唯物认识论的出发点。
-待续-
关注本公众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