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号参加了耶鲁北京中心的区块链论坛,大佬的想法真的不太一样,以下是一些总结和思考。
投资策略
1眼见为实,同理心先行。
2001年,南非公司MIH的网大为发现每一个中国城市的网吧里,年轻人都挂着鹅厂的OICQ,于是MIH投资鹅厂并成为其当时第二大股东,鹅厂也摆脱了资金困境,两者一起走过17年。高瓴投鹅厂的时候,去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现商户名片上只有手机号和QQ,得出结论,这些QQ用户并不会放弃QQ转用MSN,这个结论价值多少?
带着同理心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理解这个产品的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愉悦和恐惧,使用产品时获得了怎样的存在感,确定性和依赖,从此就离不开了。
2 Alpha策略会成主流
今年随着公链上DAPP们逐渐落地,会有真正可以提高普通人生活效率的应用,改变会发生在日常的生活场景里。现在大众最多的应用只是“转账”和“炒币”。
看创始人,市场需求,社群生态,网络效应。买入优质Token并持有的Alpha策略,大概率会随时间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3塔勒布的杠铃策略
勇于试错,真正好的项目,可能是你看不懂的项目。杠铃策略:90%的资产放在最安全的地方,比如BTC;10%的资产放到风险最高的地方,比如...
商业逻辑
1区块链存在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效率,解决具体场景下的问题,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一个简单的大道理:你牛逼,是因为别人需要你,你一直牛逼,是因为别人长期需要你。
2区块链项目早期的时候,创始团队最重要,后期的时候,社群生态最重要。比特币是靠社区的共识和自治,一步步演化到现在。如今区块链最成功应用的发明者,身世还是个谜。
3 Token是否可以与链分离,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都要根据市场需求,不同的具体场景来做最合适的决策。面对复杂系统,聪明的回答是:看情况。
4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根本。早期互联网的网速每秒几k,依然不妨碍大家上网的热情。如今链上也拥堵不堪,要做得是让这个东西门槛更低,更有趣,让大家先参与进来,技术发展和用户体量互为各自增长的动力。
5互联网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不平等,更加封闭和垄断,已经违背了当初互联网自由平等的初衷。历史发展到这一阶段,Facebook(或者别的大型垄断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泄露是早晚的事,用户提供了数据,却只能任人宰割。区块链的本质是数据确权,再结合Token,未来我们自愿公开的隐私数据,会带来相应的收益。
认知阶层
1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2以过去的经验预测区块链未来的5到10年,其中局限之大,就像10年前人们怎么也想象不到拿一个手机就把啥事儿都办了。这里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大家都想象不到的那种。
3认知税是当下时代最重的税,高认知阶层收割低认知阶层。贫与富只是划分阶层的表面静态标准,一个穷小子认识到了时代的趋势并投身其中,就可能很快变得富有。富人之间将不再是赤裸裸的物质资产竞赛,最大的焦虑在教育:如何把知识和智慧传给下一代,获得一张通向未来的船票。这张船票的价值,可能会远远高于已经积累的财富存量。
4如果你追求强烈的存在感(Be th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终身学习并持续行动将成为你的试炼之路和生活方式。普通人整天只关心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事情上的人将会变的不那么普通。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