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Stieg Larsson的“千禧三部曲”已经很多年了,印象很深,为那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黑客女孩,为那个伸张正义的杂志社编辑,也为作者。知道作者在他的系列正式出版前就已去世,所以,再看到一本封面极像三部曲、且以“女孩”为书名的书时,不由地格外注意一下,果然,与三部曲确实有关,但这次的作者不再是Stieg Larsson了,而是另有人续写了第四部。着实是抱着去看看这第四部究竟是狗尾续貂还是照猫画虎的心情,读了《蜘蛛网里的女孩》。
小说延续了原三部曲的主人公和背景故事,关注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 网络黑客、信息安全。为了使得小说具有更高的可读性,把信息泄露的高度提升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俄罗斯杜马(Duma)、瑞典情报机构这样的层面;各方所追逐寻觅的信息内容则是智能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成果;参与各方除了有政府部门,更有黑社会组织,除了现实中的罪恶谋杀,更多地是在虚拟网络中的你争我夺。对于一个犯罪小说而言,有了这样吸引眼球、且具有现实指向的核心内容,那么所发生的命案、网络黑客与安全信息防护之间的博弈、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加上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女孩黑客高手和她视如死敌的双胞胎姐姐、一个患有自闭症但却又是数学和绘画天才的弱小孩子、一个视伸张正义为己任的记者......所有的素材组合起来,确实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犯罪小说,且有“三部曲”的背景,小说的架构和内容相当引人!
但,作者想在小说中关注的社会问题太多,除了上述的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化计算机的发展及风险之外,还有诸如关于家暴问题、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等等。正因为关注点太多,每个点必须要有不同的角色支撑,所以人物结构庞杂,导致在有限的篇幅中每个关注点未能达到足够的深度。而在角色把控上,作者似乎对每个出场的人物都必须进行一番篇幅不小的背景介绍,不管其在小说中的角色轻重,直至小说的一半之后还在出场新的人物。感觉在人物塑造上未能把握住重点,弱化了“女孩” 和 “记者”在本系列小说中的核心地位,也未能凸显几个主要配角的个性特点。这,的确让人在读的过程中很抓狂,瑞典人、俄罗斯人的姓名本来就拗口、相似,出场人物络绎不绝,便需要不时地往前翻查、索引。
原本想给本书评分打3.5颗星的,可惜,豆瓣上没有这样的设置,便只能给了3颗星。对于Stieg Larsson “千禧三部曲”的读者而言,在另外一个作者的续作中,能够看到Lisbeth Lalander 和Mikael Blomkvist的重现,且故事情节也不错,还是蛮愉悦的阅读感受。本书的结尾事实上还是预留了很多悬念,“女孩”系列看样子似乎还要延续下去,只是,还能重现“三部曲”的辉煌吗?
写于2015年10月18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