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读书 | 直面意识难题:如何度量机器的智能?

《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

蔡恒进 蔡天琪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机器能产生意识吗?如何度量机器的智能?作者直面人工智能研究乃至众多前沿科学研究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课题——意识难题,追溯生命起源,指出触觉在意识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从物理系统、意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三个维度理解生命系统来认知意识与智能,提出了意识的模型和智能的度量方法,实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的突破。理论探讨之外,作者还给出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各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内文选读:

意识在宇宙进程中的主动参与,也是不可忽略的。意识主体的体验虽简洁,但背后仍需要相应的物理细节作为支撑。以驾驶为例,当我们需要转向时,我们仅需将方向盘转向所需方向。然而,实际上,方向盘的力量如何通过一系列过程传递到轮胎并完成转向,这一物理过程相对复杂。作为司机,我们无须关注这些物理细节。一个简单的意识过程背后需要有相应的物理机制支撑,尽管我们并未意识到或完全忽略了这些物理机制,但它们是必不可少的。

意识世界与物理世界可视为某种状态下的平行关系,但意识具有简化作用。我们将此总结为因果链重构理论,即在意识世界中,因果关系链条被大幅简化。这种简化过程亦可称之为“隧通”。以计算机上的“复制”“粘贴”操作为例,这个过程在意识主体看来非常简单,仅需找到源文件、复制、找到目的地、粘贴,经过几次鼠标点击即可完成。然而,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程序在支撑这些功能。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涉及许多指令、代码以及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调用等一系列细节,与意识主体的逻辑过程截然不同。得益于意识的简化作用,因果链条变得更清晰。这相当于提供了因果关系之间的捷径,从而使所需计算变得相对简单得多,节省了大量计算资源。这也可视为智能的本质。

人造物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对象化和物化,是设计制造它的一群人的意识凝聚,也是人类意识反作用于物理世界的媒介。人造物可能超越人类的智力水平,AlphaZero和ChatGPT就是实例。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对AI进行分级监管和治理,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将AI作为工具;第二级是将AI作为人类主体的分身;第三级是将元宇宙作为超级智能的实现场所。

AI作为普通工业产品或工具时,虽然我们需要考虑AI生产者的责任、AI消费者的责任和AI的固有风险,但这些责任和风险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转移给专业机构。例如,全自动驾驶汽车是运输工具,其事故的相关责任可以“打包”给保险公司。

AI作为某个人类主体的分身时,其主体需要承担替代责任。合法的AI分身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试和对价以获取“准法人”身份。对于作恶或犯错的AI分身,可以通过剥夺其“准法人”身份作为终极惩罚。

宇宙对应于物理世界,元宇宙则是人类基于物理意识世界的延伸或者是其在数字空间中的外化和对象化。元宇宙可以作为人类进入AI世界的入口,我们个人的分身可以作为元宇宙中的节点,能够与其他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感知节点共生共荣并共同进化。元宇宙将是在近地空间中进化出来的“超级大脑”,是人类世界的超级智能。

作者:

文:蔡恒进 蔡天琪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7c1__7EIUyXK2TdCheS19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