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值开学季,2024年《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这是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
《开学第一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采用“多地实景课堂”模式,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从甲骨文到人工智能,从雪豹栖息地到月球表面,全方位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
而在这场盛宴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小女孩——“通通”的亮相。“通通”是中国原创、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的原型。
“通通”亮相节目现场
在节目中,朱松纯教授通过展示“通通”在复杂场景下由自主价值驱动做出的多种任务,不仅生动地诠释了“智能”的概念,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的无限可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瞭望智能时代的心灵之窗。
01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带来的将会是颠覆性变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经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正在迈向智能时代。有人预言,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往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逐渐变成了现实,会“说话”的家电、无人驾驶的汽车、手术台上的机器人……
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医疗、教育、家电、汽车多个行业,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而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通通”的出现,更是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通”的智能水平相当于3岁人类幼儿,她还可以像人类儿童一样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朱松纯教授在其主编的《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中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往往依靠的是大量的数据、强大的算力和重复训练。这种人工智能就像“鹦鹉”一样,只能重复别人说的话,而不理解话意。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不依赖大数据,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感知、认知、推理、学习和执行。
也就是说它要像人一样,不仅有计算思维,还要具备逻辑思维、认知思维,甚至还要拥有情绪、感受力……而“通通”就是具备自主学习与成长的人工智能,她的决策行为不是基于数据,是依靠与人类相似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的技术路线与科研范式,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智能体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可能。
此前”通通“亮相《开讲啦》节目
人工智能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世界,这种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可能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将会是颠覆性的变化!
02
为机器立“心”
这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
在节目中,朱松纯教授以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出发,创造性地将通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相关联。
他从通用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为机器立“心”的观点,未来人工智能研究亟需新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为机器立“心”,实现由“理”(数理模型)到“心”(价值函数)的过渡,智能体由“心”驱动,实现从大数据小任务到小数据大任务、从感知到认知的飞跃,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
朱松纯阐释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为机器立“心”
六十余年前基于数学、物理学、电子等学科衍生出了计算机学科,智能学科是在计算机、统计学、机器学习、应用数学、神经与脑科学、心理与认知科学、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工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门独立的、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新兴学科。
智能学科和过去的计算机学科大不同
通用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朱松纯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跨入智能时代,中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机会成为世界科技的引领者。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放眼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在内部,人工智能各领域要融合统一;在外部,要推动多学科交叉和创新。为适应这一趋势,就需要“通识、通智、通用”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人文、核心技术及产业应用。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五大课程群组成:数学和物理类课程群、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群、人工智能交叉课程群、科研与实践课程群。
这正是2021年1月元培学院设立的“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注重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通智”涵盖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通用”强调数理基础和工程实践。
其目标是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理论与技术能力兼备的世界级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理念总结为:通识 + 通智 + 通用 = 通才。
朱松纯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旨在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拥有独立思辨和跨学科思维,掌握人工智能核心理论和技术,勇于实践开拓科研格局的国际领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03
胸怀伟大理想,践行爱国情怀
以中国之思想,创世界之科技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重塑人类文明。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通用智能体的出现,人类文明与人工智能将有新的冲突与融合,出现人、机混合的文明。前沿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现在开始意识到:人类智能不是唯一的智能,人只是一种更高级的通用智能体,但不是终结,人已不再特殊。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完成了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现在正在向智能人的阶段迈进。在人、机混合的时代,我们要重新思考人性和人文,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文明,引领世界未来发展。
这是一次新的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机遇,我们要以中国东方哲学思想,重塑世界科技前沿,重新定义人文与社科,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以中国之思想,创世界之科技。
正如朱松纯教授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2021 级开学典礼上所指出的,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我们国家比任何时候都具备了条件,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和信心:我们能够通过内生的机制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勇于担当的杰出人才与学术领袖。
朱松纯在北大元培学院2021级开学典礼上讲话
他对学子寄予厚望,指出从人工智能模型的角度看,精致的利己主义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函数,是短视和缺乏勇气的表现。那些勇于担当,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的人,就有了持续奋斗的动力和勇气,才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人才成长的“大数定律”
你看了《开学第一课》了吗
你觉得中国的人工智能会有哪些前景
人工智能的人才应该具有哪些复合能力
朱松纯 主编
李文新,林宙辰,马煜曦 执行主编
朱松纯教授曾三度问鼎Marr奖
“通识、通智、通用”理念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