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星陨落:8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突发离世,享年98岁。
当代国人最敬重的两位物理学家,一个是李政道,另一个是杨振宁,杨振宁今年已经是102岁高寿了。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杨振宁就是一个天才,很早就出名了。
他出生于上海,20岁就被“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推荐去美国攻读研究生,当时,李政道是大二学生,但吴大猷认为他已经达到研究生水平,可以“跳级”读研。
李政道23岁就完成了博士论文,31岁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因此,李政道非常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早在1972年,他建议中国的大学设立少年班,期望早早挖掘培养科学人才。
李政道对中国物理学的贡献还有:
1.设立中国访问学者项目,提出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安排师生去美国进修。
2.支持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3.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设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建议组建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BIMP)等等。
5.回国授课,向全国数千名师生讲“场论与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的课程等等。
说起李政道,就不得不说杨振宁,他们是华裔物理界的“双子星座”,是分不开的。两个人共同获得的诺贝尔奖。
1949年,李政道恋爱了,1951年25岁的李政道,证明了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26岁的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发现了统计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现在称之为李-杨定理。
1956年,30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了著名的宇称不守恒,后获得了诺贝尔奖。革新了人们对物理中对称性的理解。
1962年,36岁的李政道,再次与杨振宁合作,论证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同年,加入美国国籍。
李政道在物理学上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大,我就不再这里一一罗列,他就是一个世界级的伟大物理学家。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当时李政道31岁,杨振宁35岁。李政道是史上最年轻诺贝尔奖得主之一。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科学发现是实打实的。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个人,在博士后阶段就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
而且更巧的是,他们这个理论竟然立马就被一个华人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搞得当时物理界一片震惊。
连爱因斯坦老爷子都惊掉了下巴,要与李政道和杨振宁讨论:难道上帝也是左撇子,它制造的宇宙并不对称?或者上帝制造世界的时候手抖的一面加多了?
总之,李政道杨振宁两人是一点都没耽搁,隔年的1957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从开始就没有一个分工,而是约定好的,学术成就两人平等,也就是,宇称不守恒理论,是两个人共同的贡献,一人一半,没有主次。
他们两人是华人的骄傲!
那么,很多人不理解,李政道和杨振宁都是学霸,又都是华人,共同获得了诺奖,为什么后来两个人越来越不愉快呢?
有人说,这是神仙打架,普通人是看不明白的。
我认为还是因为一个很俗气的东西所致,就是名誉和欲望。
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都厉害,都拿到了诺贝尔奖,名誉、欲望这些东西随即而来,于是两个人心理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因为科学发现是两人共同的,没有主次,不分彼此,共同的贡献,这个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比如发表论文是要署名的,总得先写一个,后写一个吧,那么先写谁呢?
杨振宁比李政道大四岁,吃了个哑巴亏,说,既然贡献相等,发表文章写名字就按照姓氏笔画来吧,这就好办了,每次都是李政道在前,因为李比杨的笔画少,李就排在了前面。
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杨振宁心里开始了不安,因为他发现看论文的人,都会误以为第一个作者贡献大。
于是,两个人开始有了矛盾。
两个人就有了隔空对骂,比如杨振宁发文章说理论是自己发现的,李政道也发文章说,杨振宁说的与事实不符。
这个隔阂就这样发生了,两个人心里的千千结从此就没有解开过。
比如在2006年,宇称不守恒理论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上,组织人员明明将两个老先生的演讲时间错开了,但两人还是相互遇到了,并在对方的演讲中频频打断,火药味十足。
李政道后来说,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明明按照邀请的顺序,自己是要先上台的,可是杨振宁却先跑上去了。
原来,这么伟大的两位物理学家,仍然不能免俗!
晚年,李政道一直在美国,杨振宁却回国了。回国后还有了老少恋的绯闻。他在82岁的时候,娶了比自己小54岁的学生翁帆,这个时候,杨振宁比李政道出名,毕竟普通人谁知道宇称不守恒呢?
当然杨振宁回国后也做了不少事,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国籍,并且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科学界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李政道享年98岁,杨振宁今年是102岁高寿,古人说:“善者寿、仁者寿、德者寿”,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杰出的爱国科学家,炎黄子孙的优秀代表。两人虽然有一些个人恩怨,但是仍然不失为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成就和生命一样注定要长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