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机器人的研发却从未止步,不过也仅仅是为了方便人类生活而已。
然而,2021年,美国科研人员却公布了一项研究,表示全球第一个可以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已经面世。
这则消息瞬间就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更是再一次将人类对“机器人”的恐惧推上前台:
未来会不会有一天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机器人最终会觉醒意识和人类爆发战争?
(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作者每天起早贪黑写文,收益只有几十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还请各位看官高抬贵手点一下广告解锁,万分感谢!)
其实人类一直在追求将机器人做的更加像人。
2019年,网络上还流传过一则日本“妻子机器人”上市的消息。文中说日本研发出了一款“美女机器人”。
她的外形和正常人类没什么两样,不仅如此她的功能还十分强大,不仅能够陪你聊天还能洗衣服、做饭,基本的家务活都不在话下。
而价格仅仅只需要10万块钱,就能把她“娶”回家!
据说,这款机器人在日本上市后,立刻就遭到了无数宅男的疯抢,仅仅一个小时就卖光了。
毕竟日本男性也面临着单身许久的困扰。
但很快,这则消息就被官方辟谣,图片中所谓的“妻子机器人”实际上是日本大阪大学,一位叫做石黑浩的教授研发的一款互动型美女机器人,Erica。
Erica是由电脑合成的“美女面孔”,能够进行日常对话并回复,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微表情动作。2018年开始,Erica就一直在担任主播,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研发,价格也不可能那么低。
尽管上述事件是个乌龙,但日本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执着于这种奇怪的研究。
就在今年7月,日本科学家就曾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的混合物,做出了一张给机器人使用的“脸”。
它甚至可以“微笑”,脸上还有“皱纹”,但这个场景却让人怎么看怎么都有些诡异。
更不要说,如果一个机器人整张脸上都是这种混合物,那看起来和真人就更加相像了。
而“仿生机器人”近些年其实也一直在研究,不过大部分都是以动物的形态出现,而且都是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进行一定范围内行动的机器人。
这些,还不至于让人类觉得害怕,但接下来这款能够“自我繁殖”的仿生机器人就多少有点渗人了。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美国科研人员的一项突破性发现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
他们竟然成功制造出了史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这一惊人成就不仅标志着生物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更为人类探索生命本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这种被命名为"Xenobot"的微型"活体"机器人,其本质是一种由非洲爪蟾胚胎干细胞培育而成的人造生物体。
它的诞生过程堪称精妙绝伦,仿佛是一场微观世界的魔术表演。首先,科研人员从非洲爪蟾胚胎中小心翼翼地提取出干细胞。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精心设计的培养方案,将这些干细胞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
随后,这些细胞被分割成单个单位,犹如拆解积木一般。在高倍显微镜下,科研人员如同微观世界的建筑师,将这些细胞精心组装成特定形状。
初代Xenobot虽然只有不到1毫米长,相当于一粒细小的沙粒,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它们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环形移动,就像微型的陀螺,在培养皿中旋转前进。这些“机器人”的生命周期约为一周,当能量耗尽后,它们会像落叶般自然降解,完美融入自然循环。
为了进一步提高Xenobot的性能,科研人员十分有童心的借鉴了经典游戏《吃豆人》中主角的设计理念,对Xenobot的形状进行了改进。这种C形设计不仅增加了Xenobot的移动效率,还让它能够更好地完成特定任务,如收集微小颗粒。
不过,对于Xenobot到底是机器人还是生物体,这个本质性的问题在科学界还存在着一些争议。毕竟它和正常的“机器人”相差甚远,更像是一堆被人类设定好的“有机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叶盛教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Xenobot就像是生物和机器之间的"混血儿"。虽然它的行为模式酷似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行动,但它又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能量利用和物质代谢。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小伟副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Xenobot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它更像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一种活的、可编程的生物体。这种观点为我们理解Xenobot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最令科学界兴奋的是,Xenobot展现出了自我繁殖的能力。自我繁殖一直被认为是生物的显著特征之一,而最新一代的Xenobot成功开发出了这一功能。它们能够在培养皿中聚集松散的干细胞,并将其"塑造"成与自身相似的新个体。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将为未来的生物工程研究带来深远影响,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理解。
然而,正如许多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一样,Xenobot的出现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了"异形来了"的戏言,有人担心这种可自我繁殖的微型生物体可能失控,演变成致命的生物兵器。
这种忧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任何强大的技术都有可能被滥用。科研人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严格安全措施,并呼吁建立相关的伦理和监管框架。
尽管存在争议,我们也不应忽视Xenobot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医疗领域。未来,这种微型"活体"机器人可能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外伤治疗中,它们可能被用来清理伤口,加速愈合过程。
对于先天缺陷,Xenobot可能成为修复组织的有力工具。在癌症治疗方面,它们可能被编程用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提供更精准、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甚至在衰老研究领域,Xenobot也可能带来新的突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衰老过程。
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可能会将经过特殊编程的Xenobot注入患者体内。这些微型"医生"能够精确地找到病变部位,进行修复或治疗。
它们可能在血管中游弋,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在大脑中穿梭,修复受损的神经元。这些场景虽然现在看来还像科幻电影,但Xenobot的出现让它们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京报】,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三峡晚报
京报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