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一位网友大胆发声,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观点“短视频正在摧毁人类文明。”这不仅是一个警示,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
更引人入胜的是,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加入了这场讨论。他在评论中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尝试使用短视频APP,但很快就意识到,AI似乎在探索我的大脑。最终,我选择卸载了它。”
他认为,短视频平台的算法可能会“吃掉”人的大脑,让人沉迷于这种快速消费的信息流中。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拱手让给了算法?
虽说“技术无罪”,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看看我们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长”观察一下自己每天的状态和心境,是时候对短视频带来的廉价快感有所警惕了。
因为这种廉价快感,正在无形之中慢慢地拖垮我们。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在支配手机,而是手机在“支配”着你和我。
作家李尚龙说: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当你刷短视频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使你快乐。
“多巴胺的陷阱:平台如何绑架你的快乐?”
在这个数字时代,平台不断给我们新的刺激,催促我们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这种刺激似乎是一种无休止的循环,让我们对软件产生难以摆脱的依赖。然而,人体对多巴胺的耐受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耐受力的上升,快乐力下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耐受力不断提高。曾经,只需短短10分钟的滑动屏幕,就能带来满满的快乐。但现在,你可能需要花费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同等的满足感。这种变化,正悄然改变我们对快乐的追求和体验。
“时间的流逝,意志的消磨”
不知不觉中,你在网络上消磨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习惯了这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大量多巴胺的状态,那些需要投入心血和努力才能获得的快乐,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你的意志,也在这种廉价易得的快感中,逐渐被消磨。
“手机不离手,生活不放手”
你沉迷于这种廉价的快感,无法自拔。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放下手机,专心去做一件事。哪怕是去趟厕所,手机也成了你不可或缺的伴侣。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更对你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短视频的诱惑: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如何被激活?”
最近,浙江大学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短视频对我们大脑的深远影响。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沉浸在短视频的海洋中时,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某些部分会变得更加活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的活跃程度通过增强注意力和感知,可能会让人更加沉迷于这种快速消费的信息流。
“认知的退化:从动脑到不动脑”
在观看短视频的初始阶段,我们的认知能力被调动起来,但随着习惯的养成,我们开始变得懒惰。遇到任何问题,我们下意识地翻看手机,而不是动用自己的大脑。这种现象,正是我们认知能力的退化。
“嗑瓜子效应:停不下来的诱惑”
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嗑瓜子效应”。一旦你开始,就很难停下来。就像嗑瓜子一样,一旦你尝到了第一颗的美味,就会不自觉地继续嗑下去,一颗接着一颗。短视频的滑动也是如此,手指轻轻一滑,就能立即获得一次短暂的快乐。
“瓜子与短视频:快速满足的陷阱”
每一颗瓜子,从拿起到品尝,仅需一两秒钟。这种快速的满足感,正是短视频吸引我们的关键。我们刷短视频的过程,就像嗑瓜子一样,每一次滑动都能迅速获得快感。
“信息茧房:重复消息的囚笼”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特别流行的概念——信息茧房。看似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被困在了一个重复消息的茧房中。我们越刷,信息就越重复,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反而会加深我们的偏见和局限性。
“警惕短视频的陷阱,寻找真正的知识与智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警惕短视频的陷阱。不要让这种廉价的快感,成为我们认知的障碍。打破信息茧房,拓宽我们的视野。
罗翔老师曾提出一个问题:
“你是喜欢看言情小说,听爆笑段子,还是喜欢读莎士比亚?”
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选前两项。“如果留一个给孩子呢?”这时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莎士比亚。
“快乐之源:内啡肽与多巴胺的较量”
在现实生活中,快乐有着不同的面貌。一些人选择投入数小时去学习烹饪、户外健身或沉浸在阅读与思考中;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宅在家中,沉浸在短视频的海洋里,伴随着薯片的脆响,一条接一条地滑动着屏幕。
“两种快乐,截然不同”
那么,这两种快乐之间究竟有何区别?答案藏在我们的生物化学之中。前者的快乐源自内啡肽,一种与成就感和持久满足感相关的神经递质;而后者的快乐则是由多巴胺驱动,它带来的是一种渴望的快感,如同沙漠中的旅人对水的渴求,越是得到,越是渴望。
“多巴胺:短暂而强烈的快感”
多巴胺的快乐,如同烟花般绚烂而短暂。它激发我们的欲望,让我们在短视频的快速流转中不断寻求下一个刺激点,却难以获得长久的满足。
“内啡肽:努力与成就的奖赏”
与此相对,内啡肽的产生则需要我们的体力和精神双重努力。它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欢愉,通常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后才会显现。当你筋疲力尽却仍然坚持学习,或是跟随帕梅拉的健身视频汗流浃背,那种完成后的满足感,正是内啡肽的馈赠。
“内啡肽的吝啬与慷慨”
内啡肽的产生是吝啬的,它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但同时,它也是慷慨的,因为它带来的快乐是深刻而持久的。就像那些经过12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理想大学的学子,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内啡肽的含量无疑会飙升,那是对他们不懈努力的最高奖赏。
“寻找深度快乐,拥抱内啡肽的力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寻找那些能带给我们深度快乐的活动。无论是学习新技能、锻炼身体,还是深入阅读,这些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务,最终会让我们体验到内啡肽带来的持久欢愉。让我们一起拥抱内啡肽的力量,创造真正有意义的快乐。
其实,无论是内啡肽还是多巴胺,都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激素,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
没有人因为放弃了内啡肽而走向人生巅峰,也没有人因为摆脱了多巴胺而收获所谓真正的幸福。
所以真正能够帮助你的,是学会“觉察”多巴胺陷阱,不断平衡内啡肽与多巴胺。
不是建议你完全不刷短视频,否认它的好处,而是提倡将手机作为沟通、了解世界的工具。
就像罗翔所说:
适当离开手机,是现代人的必修课。它能一定程度上让你保持专注、保持耐心,它能让你延迟满足、进入心流时刻。
那回到刚才的问题,罗翔面对短视频和莎士比亚是如何选择的呢?
他答道:“所有爽都是瞬间的快乐,人类真实的快乐是恒久的努力。”
是啊,与网络世界里虚无缥缈的信息和幻想相比,热气腾腾、接地气的生活更显珍贵。
记得点个“在看”后,放下手机,拥抱生活吧。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