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为什么会打雷?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太准?今天是“世界气象日”,让我们走进气象,来看看它是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的?
世界气象日的诞生
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智慧气象”:“大数据”让气象服务日常生活
近几年,每逢“世界气象日”这一天,全国多地都会举办相应的科普活动,或是邀请普通市民走进气象台,或是到社区、学校等地进行气象知识的普及。
2018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智慧气象”,就是应用我们所熟悉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利用新的算法方式,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在各地气象开放日活动介绍中,我们能看到多种运用高科技手段模拟、演示、观测气象的互动产品。比如台风VR互动体验、“天气衣橱”互动体验、“人工影响天气”互动游戏等,到处可见“高科技”的影子。
在“智慧气象”参与的未来,它将可以被用来帮助气象部门敏锐感知到灾害性天气的来临,并灵活做出气象预报和风险提示。此外,“智慧气象”服务还会加载于自动驾驶系统,气象数据与起点终点、行驶路线、车辆状况、乘坐人习惯等大数据结合起来,致力于为每一位驾乘者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体验。
总之,在各种气象“黑科技”的参与服务下,未来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与舒适。
当先民智慧遇到高科技:你偏向哪一方?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当天乃至是一周、半个月内的气象预报;而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若想准确预测天气,只能依靠长期的观察,于是,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能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
这些气象谚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能够便捷地帮助百姓估测常见的天气和气候趋势,安排好生产生活。诸如:“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日出东边白,雨停云消散”、“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
但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人们很少再根据传统气象谚语来观测未来天气,更是鲜有人再提及这一内容。其地位岌岌可危。
其实,无论是先人经验,还是科学计算,两者并不对立,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我们能做的,就是保留好先民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借助科技的手段,认识气象、了解气象。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