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大学为我颁发了一个特别的荣誉——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这项荣誉让我格外珍视,它是一份责任、一份承诺,一份学生对我多年教育工作的肯定。正如我曾对学生们说的那样,我们那代人走过的路是你们不能复制的,但我们一同创造的科学家精神是你们一定可以发扬光大的。它告诉我,不仅要在科研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更要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玉忠的娓娓讲述中,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科学家真实地走进大家的视野,勉励着大家“追光”前行。
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8日,《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新书推介及赠书活动在四川科技馆举行,现场发布宣传片并向高校、高中、初中、小学代表赠送了该书。《追光——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的故事》讲述了58位“四川百年杰出科学家”代表的奋斗故事。作为书中主人翁之一,王玉忠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
技术应用于全球80%以上阻燃聚酯产品
“科研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研究”
王玉忠在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孜孜不倦地研究了三十多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材料阻燃与高性能化、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环与升级回收等。
追溯到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的阻燃材料领域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世界范围内的阻燃研究主要集中在通用性强的含卤阻燃剂。
之后,王玉忠开始研究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
“科研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研究,更应推向实际应用,让科技真正为社会带来福祉。”王玉忠说,他与团队通过不断探索阻燃原理和新技术,最终实现了聚酯的本体/本征阻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当看到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到市场中,提高了聚酯材料的阻燃性能,解决了相关行业对阻燃的迫切需求,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他高兴地告诉大家,现在全球使用的阻燃聚酯产品,80%以上源自于其当年研发成功的技术,并且仍然是阻燃聚酯纤维的主流技术。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含卤阻燃剂对环境和生态有负面影响,有些高效的含卤阻燃剂已被有些国家禁用。“尽管我是我国最早倡导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的学者,但是要替代那些含卤阻燃剂,面临着诸多挑战,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高性能化成为阻燃领域全球性难题,必须从基础研究开始,从源头创新解决。”
为此,王玉忠和团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提出和发展了多项无传统阻燃元素阻燃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发明的阻燃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相应材料的阻燃性能,对其他性能影响较小甚至得到提升。
着力解决“白色污染”“彩色污染”
实现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
致力于高分子材料研究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王玉忠的心头,那就是“白色污染”。
人们常把“白色污染”和塑料等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联系到一起,但他认为,废弃塑料等高分子材料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是它们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的人随意丢弃导致的。“如果把它们捡回来,我们可以用科学的办法解决,将这些废弃的高分子材料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这就需要研究开发经济有效的可反复循环和升级回收技术。
为此,上世纪90年代末,王玉忠及其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循环与升级回收技术。他们坚持研究探索,从原来的高温热化学回收,逐渐发展到温和条件下的控制降解和解聚实现升级回收和化学循环。
不断尝试后,他们提出了从废弃高分子材料到功能/高性能材料直接转化的新理念,并发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方法。在高性能化再生、低成本的回收技术方面也有突破,如部分回收品经处理后,可制备更高价值的化学品和重要化工原料及材料。除了废塑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研究,其团队还着力解决废旧纺织品产生的“彩色污染”问题,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实现纺织品、特别是废旧混纺织物的温和高效循环利用。
十几年前,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解决一次性使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废弃后的环境问题,应发展可反复化学循环(即可完全解聚为单体)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理念备受争议,现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认可,并且设计合成可闭环化学循环的聚合物已成为目前化学与材料领域的热点方向。
“废弃高分子材料的所谓‘白色污染’将转变为‘绿色改变’的序幕,正是由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共同拉开的。”值得一提的是,王玉忠及其团队的可反复化学循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技术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向产业化推进。这将为解决一次性使用高分子材料废弃后的污染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李钰仪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