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类并没有钻到地球核心,如何知道地球内部结构的?

网络上确实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问题本身反映出来的问题相当严重,说明了基本的科普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这里并没有任何轻蔑的意思,只是想说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质疑,而应该多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识。

当然,问题还是要解答的,下面回归正题。

人类确实没有通过钻孔的方式亲眼看到地球核心,不过人类曾经也试图这样做,苏联科学家就曾经试图通过钻孔的方式钻到地心,但最终因为各种难以突破的难题被迫停止了,最终只钻了一万多米的深度,而地球半径达到了6000多千米,人类只是钻了地球的一层皮而已。

但是,即使没能钻到地球核心,科学家们仍能告诉我们地球的内部结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管你有多健康,总是会生病的。相信很多人看病的时候都做过B超,做B超的时候漂亮的护士会在你小肚上抹一些像胶水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仪器在上面划来划去。之后不久你就能拿到你的B超检查结果了。

你能看懂B超的检查结果吗?一般人肯定看不懂,不过没关系,医生肯定能看懂。他们是如何通过B超确实你是否有病呢?

我们需要明白B超的原理,其实就是医生通过手机的仪器向你的身体里发出超声波,然后超声波会在你身体里不同的内脏之间来回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被仪器接收,然后再用相关仪器处理这些信号就可以了,就能得到很多内脏的影像。

说白了,医生通过B超就能看到你的内脏,而不需要把你的肚子用手术刀划开,亲眼看看有没有问题。

同样的道理,地球就相当于我们的人体,科学家也不需要把地球划开或者钻孔,然后亲眼去看看内部结构。具体要怎么做呢?

与B超的原理类似,科学家们用的是地震,用地震波来分析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地壳厚度约为17公里,这个厚度看起来很厚,但其实很薄,因为地球半径超过6000千米,这两个数字对比之下,地壳的厚度太薄了。

如果地球是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的厚度甚至比鸡蛋壳都要薄很多!

由于地壳非常薄,所以它几乎一碰就破,具体表现就是地震,地震通俗来讲就是地壳由于太薄被震破了。

而在地震发生时,就会有地震波传到地表,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接收到地震波,就可以分析研究地震的内部结构了。

当然,其中牵扯到的原理有很多,有的也很复杂,我们不必详细了解,只需要知道与B超的检查过程非常相似就可以了。

比如说,密度的变化,从固体到液体的变化,波的速度就会发生相应改变,这也称之为“地震层析成像”,就像是在对地球进行CT扫描一样。

科学家们早就在很多国家建造了全球地震台网,该网络可以预报地震的到来,当然也可以根据地震波研究地球。

研究地震波的仪器有很多,而且比一般的仪器也要精密很多,其中包括很多仪器,比如说主波传感器,二次波传感器,高分辨率数据采集系统,强震动传感器等。

尽管仪器很多,但都很灵敏,甚至可以接收到波动幅度只有原子级别的微弱震动信号。当然,在接收地震波的时候,也会有地球周围环境噪音干扰,科学家们会过滤到周围的噪声干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地震波主要包括主波,也就是纵波,还有二次波,也就是横波。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相同,科学家们根据波的传播速度等数据对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当然,具体分析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作为普通的科普,也没有必要进行一些非常专业的讲解,说实话具体细节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我们了解其中的原理就可以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地球内部结构,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可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一是因为人类肉眼能看到的光实在太有限了,只能看到可见光,而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是非常狭窄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光我们根本看不到。

其实,宇宙实在太大了,人类肉眼能看到的距离也非常有限,同时会受到各种物体的阻挡,说白了,大多数我们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内部结构我们根本看不到。

但人类拥有更高级的第二双“眼睛”,那就是智慧。智慧能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而且智慧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远比我们的眼睛更可靠。人类如今发现的大多数大自然奥秘都是通过智慧看到的,而不是眼睛。

所谓的“眼见为实”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根本不适用。而且很多时候,即使我们用眼睛看到了,也未必是真实的。

所以,不再有类似的疑问了。我们在测量太阳表面温度时,不可能直接拿一个超级温度计,插入到太阳里面,然后亲眼看一下温度计的度数!智慧可以让告诉我们一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zMRFuhvSeyH05HBC7-JWN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