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美之间的对抗日益激烈,特别是在高技术方面,中国的迅速崛起令美国坐立不安,美国忧心忡忡,开始了对华压制。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中国的技术并没有被美国的极端压制所伤,相反,它还在不断地追赶,甚至已经开始追赶了。
与此同时,国内也传出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中国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上,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卡脖子”的技术,也被攻克了。
好消息从安徽省量子计算重点实验室传来,中国“本源悟空”的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简称:高密度微波互联模块)在关键技术上有了重要的进展,攻克了"超高冷专用高频同轴线电缆"这一技术瓶颈,并已实现全面国产。
基于超导量子位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因其优异的计算能力而被公认为最具前景的多体系统之一。
当前,国际上的超导量子计算技术都在不断进步,谷歌于2023年做过一次比较实验,证明:在同样的运算速度下,量子电脑的速度将是普通电脑的千万倍。
而这种超级高速的“量子计算机”,则是源自于被称为“量子计算之脑”的“量子芯片”,其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必须能在-273.12摄氏度的极端温度下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量子芯片”的作用,还需要构建一种“神经网络”,用于隔热和传递信息,这就是所谓的“高密度微波互联模块”。
其中,超冷专用高频同轴线电缆是实现高密度微波互联模块的核心“连接线”,也是保证高速稳定传输的核心部件。
而这种“线”,曾经被外国企业所垄断,国内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生产,所以,往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从国外买到。
目前,“本源悟空”高密集化微波互联模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可以为100多个比特的量子芯片提供一个高效的微波信号传送信道,从而可以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在跨温区的无线通信中保持稳定的传输。
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在发展量子计算机的过程中,不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正在构建之中。
回首我们国家在此方面的不懈探索,真是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
中国在量子计算方面的历史,从郭光灿、“两弹一星”奠基人钱学森这两位著名科学家开始,在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量子计算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奋斗,终于在2020年五月,由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共同搭建的“祖冲之号”诞生了,成为了世界上目前世界上62位的最大规模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样机。
这台样机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可程序化的2 D量子漫步,开创了在某些特殊问题上,量子电脑已经超过了超级电脑。
目前中国的量子计算机已进入了三代,国内最早可编程可交付使用的“本源悟空”型量子计算机,采用的是名为“悟空芯”的72颗独立的超导量子芯片,与“本源天机”的第三代量子计算控制系统相配套,实现了第一批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机自动检测,将整个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了十多倍。
到了2024年四月,本源量子将会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一家能够生产出完整的超导量子电脑产品。
今天,安徽省量子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传出喜讯,“本源悟空”芯片的关键元器件——高密度微波互联模块,已有重大突破,已全部国产,令人振奋。
中国又一次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又一次打破了被外国“卡脖子”的技术壁垒。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