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手机才刚刚出现的时候,我对这个新鲜事物寄予了额外的美好期望。那时异地恋,加上工作经常出差,座机通话甚难。当时我想,有了手机这个好东西,那些被空间阻隔的痴男怨女就有机会随时随地倾诉相思之苦,会让感情变得更稳固吧?
然而一位“杠精”朋友冷冷地道:你想得美。有了手机,出轨也变得容易了,被发现的风险更小了……究竟对婚姻对爱情是福是祸,可也说不准哪。
当然啦,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说法,起码是更全面的。一个新技术新产品降临人世,人们通常会多想着它的好处,它能给人类造富的一面,但对它可能的另一面,经常是考虑不周的。很多时候,全看使用者想怎么用它。不过,也正是人类本性中这乐观向上的一面,能推动各种技术进步一个个实现,推进社会不断向前。
太阳底下无新事。时过二十余年,又看到一起经典的“新技术坑人”案例。与手机的“福祸难料”不同的是,这次的新技术,是被有意拿来坑人的。说是骗局,也不为过。
故事的主角,叫“大数据”。当然,“大数据”要是有头脑,肯定也不会背这个锅。下黑手的,另有其人。
一位网友称,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媒体报道后发现,网络公司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不仅发生于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打车软件,还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通讯套餐、电影订票、网络购物中。
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说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位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价格,因而能够获得每位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简而言之就是看人下菜碟,对价格不敏感的土豪或者买公务机票的人,价格就高一点,对价格非常敏感甚至斤斤计较的,那么就便宜点卖你。
可是这种“大数据杀熟”是怎么完成的呢?掌握大数据的科技公司,可以做到精确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消费习惯,用术语来说,就是“用户画像”。支付能力、出行偏好、目的地偏好、页面停留时间、家庭构成,甚至连客户的微博粉丝都可以被调取。
这里的问题是,因为觉得你是一个肯花钱的人,就给了你一个与别人不同的报价,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灰色界限”。
这件事细思恐极。如果仅仅是用“障眼法”杀熟,在消费者身上多薅三五撮羊毛,倒也罢了,不过,从大数据的发展来看,现在这一切,恐怕只是刚刚开始。
大数据从出生的第一天,就不是一个基于个体的概念。它是着眼于全部或整体的。因此,在时间够长,获得的数据够多的情况下,大数据可能会非常非常了解你。
了解到什么程度呢?可能超出你的意料。随着计算技术的提高、AI的进一步应用,在某些方面,大数据会比你的亲人更了解你。嗯,甚至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和偏好,未必像他(她)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很多行为模式,受制于潜意识。但大数据最终可能暴露你真实的内心需求或欲望。同时,一个达到一定高度的大数据,不仅是对你个人的描述和总结,还将把你归入一个群体中。比如说,它不仅能看出你的消费习惯,还会精确地将你定义为某个小规模精英消费群体的一员。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数据未来不仅会记录你的行为,判断你的意图,还会告诉你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因为你所归属的那个群体,有足够多的人都在这么做。
是不是比大数据杀熟可怕多了?这离《黑客帝国》的场景,只有一站路了。
科技产品的福祸两面,是个老问题了。摄像头可以拿来制止罪恶,也可以拿来窥视隐私;网络社交可以拿来众议社会,也可以形成网络暴力。但是,在大数据杀熟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大数据代表的网络科技在面对个人时,具有不对称优势。它被发现的概率和受惩罚的风险,以及总体的成本,都微不足道。人类大概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伙伴或对手,它比你自己还了解你,但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背叛你。
也许到那一天,有人会忽然怀念没有手机之前的世界吧,那时没有手机,隔空的倾诉难能,却又显得可贵。最了解你的人只会是你的亲人,而你对他们,可以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放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