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慈松:储能应按度电计量收费 数字化和虚拟化催生商业新模式

2017年12月3日至5日,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与电网发展”为主题,汇聚众多海内外高校专家、科研学者及业界代表,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输变电、供用电技术,通信信息技术,未来电网技术发展格局,储能技术,超导技术等方面分享前沿信息,探讨研究成果。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参与了本届分论坛之一的储能技术交流会,多位储能领域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于储能技术现状和未来的看法。其中,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慈松发表《数字储能与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演讲,讨论电池储能技术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慈松

近年来储能介质技术发展迅速,然而储能领域依然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低,用户体验差,缺乏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等问题。

现有储能系统本质上是模拟系统,其核心特征为储能系统中的能量流是模拟连续的,并且模拟能量流和数字信息流是相互独立存在和运行的,缺乏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深度融合。

论坛上,慈松以电池储能系统为例,指出由于电池一直沿用固定串并联的成组模式,单体固有的差异和固定串并联成组方法的不匹配,造成电池过充过放引起的短板效应,产生一系列如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有效容量、运维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和梯次利用的问题,无法形成不依赖于补贴的电池储能商业模式。

慈松认为,差异无法完全消除,与其这样不如接纳它。在承认单体电池差异性的前提下,通过引入能够屏蔽电芯差异性的系统级技术体系(如互联网)克服电池系统的短板效应,即将电池格式化,从而了解其精准容量,就好比硬盘格式化为数字字节,屏蔽存储介质物理差异性,而电池格式化为数字能量比特,对电池容量作数字标定,屏蔽电池的物理和化学差异性。

储能数字化时代到来 构建共享新模式

◆◆◆

通过能量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储能系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慈松认为,应该打造升级版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能量交换系统,它可以保证单体电池不过充、不过放,缩小系统寿命和单体寿命,极大提高投资回报率。

目前,用户侧存在数亿kWh分散的、闲置的电池储能资源,如电动汽车电池、梯次利用电池、通讯基站电池等, 有了电池能量交换系统,再加上电池能量管控云平台等新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将大量闲置的、碎片化的电池储能资源盘活,快速构建虚拟电厂。慈松形容其为“电池Uber”,通过电池Uber形态的电池资产的细粒度复用和共用,极大降低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单位成本和运维成本,从而催生电池储能共享商业模式,有利于最大化电池价值,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按度电计量 不依赖补贴

◆◆◆

慈松提到,储能作为一种新型电源,应该遵循与电网相同的模式进行收费,对电池有效容量进行实时精准计量,按每次实际专一的度电数结算。然而电池本身是一种模拟系统,如何精确预估电化学装置的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解决计量收费手段,储能应用就会很粗放。

责任编辑:何诺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1B0X2E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