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首发激励计划#
随着微信在工作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微信头像在很多时候也成为了人们表达态度或情绪的渠道。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任何言行都有可能反映心理的真实状态,微信头像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从微信头像,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随着微信社交的愈发普及,微信头像不再是一张简单的图片,而被寄予了约定俗成的“表达”的深层次功能。
譬如在2021年,湖北十堰警方突袭一个诈骗团伙的基地时,发现了诈骗分子的一份备忘录。
备忘录中有一条记录是:微信头像为卡通头像,默认该人不具备被“杀猪”价值。
之后涉案嫌疑人解释称,之所以不愿意骗微信头像是卡通头像的人,是因为经过大量接触发现,这类人不仅事多而且还穷。
此事一经发布,顿时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网友们一边表示“这是赤裸裸的歧视”,一边又扬言要为亲朋好友全部换上卡通头像。
严格来讲,微信头像是否是卡通头像,与是否会遇到电信诈骗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只能说是对诈骗分子选择诈骗对象有些许影响。
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微信头像对人的内心是有一定的外现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而在这一基础上,联系心理学知识会发现,部分精神层次较低的人喜欢使用以下三类微信头像在进行“自我欺骗”。
首先,是用精修自拍或明星照作为微信头像。
194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提出了“态度平衡理论”。
在这套理论框架下,一个人对相关联的两个对象(人或事)的态度应当是方向一致的,否则就会使自己处于焦虑和烦恼当中。
举例来讲,你喜欢上一个人时,你对这个人的态度是积极的,是正方向;如果这个人从事的工作在你看来是好的,你对他的工作选择持支持态度,也是正方向,这便达到了所谓的“态度平衡”。
但如果你喜欢的这个人从事着你讨厌的工作,你对两者的态度便会处于“不平衡”状态,你就会感到不开心,并很有可能会尝试分手或让对方换工作。
那么,将这一理论套用在微信头像的选择上。
一般来讲,人对自我的态度大多是倾向于肯定的,是正方向;而在目前社会注重颜值的情况下,美颜、P图愈发盛行,实际上就是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长相持相对否定态度,是反方向的。
所以为缓解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烦恼,便需要借助科学手段自我欺骗、自我安慰。
其次,过度包装的炫耀性头像。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
“在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这就如同一个担心自己太矮的人总会踮起脚尖走路,好让自己显得更高大一些。”
这或许是对“炫耀”的最为生动的批注之一。
从这一角度来看,使用炫耀性微信头像的人在张扬背后,其实内心对自我是有所不满的,忽而需要通过虚张声势来进行自我欺骗。
最后,充满负面情绪的头像。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通过一项动物实验,得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他多次在蜂音器响后给予笼子里的狗以强烈的电击,狗打不开笼子便只能承受痛苦。
到实验后期,他将笼子的门打开,再度让蜂音器发出响声,却不再予以点击,但却发现,此时的狗不仅没有逃出笼子的举动,反而在没有承受物理痛苦的时候依旧会倒地呻吟。
这便是“习得性无助”,也就是在努力过后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心灰意冷地放弃努力。
使用负面情绪微信头像的人,除了故意耍酷外,大多是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失望乃至绝望。
但我们常说,做人就要积极向上,向着阳光前行,不要再事情彻底结局之前,就先自己宣告自己的“死刑”。
完善的人格应当是诚实的、谦卑的、顽强的,愿你我共勉。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微信头像是卡通的,不下手!诈骗团伙“笔记”曝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