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市科委与联影集团联合设立“探索者计划”,开启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共同投入基础研究的一场全新探索。如今,这一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加入。
最新启动的上海市2024年“探索者计划”中,联影医疗、鸿之微科技、华测导航、中国商飞、曦智科技、上海电气等8家创新龙头加盟。其中,既有联影医疗、鸿之微科技这样的“回头客”,更有多位“新朋友”。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探索者计划”的超高“用户黏性”表明,这一由政府引导、企业出题、共同出资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将让更多“从0到1”的创新破土而出。
瞄准产业变革,攻关“下一代CT机”
联影集团是“探索者计划”首位“吃螃蟹的人”,光子计数能谱CT是该计划中的一个课题。“未来每一台CT都将是光子计数CT。” 欧洲放射学会主席曾这样预测。这一被誉为“近十年CT影像领域最重大的技术进展”,很可能催生下一代革命性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西门子在内的跨国巨头均已投入巨额经费进行研发。
随着高速处理电子学的进步,CT探测器在短时间内识别和计数X线光子的成像方式逐渐成为可能。光子计数能谱CT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能谱(彩色)成像,将极大拓展CT的临床应用场景,在心血管等疾病早筛早诊上具有重要价值。
2021年,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赖晓春回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一年后被“探索者计划”相中,加入到国产光子计数能谱CT的研发工作中。市科委和联影集团共出资50万元,支持他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这也成了赖晓春回国后拿到的“第一桶金”。据介绍,光子计数能谱CT对稳定性的要求极为苛刻,理解临床CT高流强X射线引起的探测器非稳态问题,是他需要在“探索者计划”中解决的核心任务。
“其实在这个课题之外,我和联影集团也有交流,但‘探索者计划’把我们的合作压实了。”赖晓春说。现在,他除了是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还兼任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启动一年来进展顺利。他的成果为研究非稳态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业界提供了高效的CT半导体和器件测试工具,极大加快了CT探测器半导体与器件的研发迭代速度。
创新进入“核心区”,企业亟需基础研究
“探索者计划”的朋友圈扩容,表明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掏“真金白银”投入基础研究,也意味着企业创新日益进入“核心区”。
“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技术壁垒高、创新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的突破,对联影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谈及与政府携手支持基础研究的原因,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这样说。加入“探索者计划”两年多来,联影集团携手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协同创新,推动产品核心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医疗影像设备从“并跑”到“领跑”提供有力支撑。
鸿之微科技是一家从事多尺度仿真技术研究的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以来,他们与市科委整理出亟待解决的15个课题,面向全市科研单位寻找“解题”高手。鸿之微科技副总经理龚奎表示,公司的研发课题与数学、物理、材料、化学领域息息相关,比如要模拟复合材料中各种元素如何配比才能表现出某种性质,这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模拟各类材料的特性进行求解。
与此同时,身处基础研究一线的科学家通过参与企业课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赖晓春说:“联影有非常强的科研实力,拥有相当优秀的工程师。对我来说,每次和联影进行技术交流都是学习的过程,来自产业界的产品经验大大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
创新资助模式,“出资人”也是“出题人”
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 “探索者计划”的设立,在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浇灌“从0到1”,也为“从10-1”凝练科学问题和科研成果“从1-10”转化提供了平台和路径。”
自2021年设立以来,先后有3家企业参与“探索者计划”,共同支持了50余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今年加入该计划的8家企业,覆盖集成电路、民用飞机设计、先进计算、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合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下一步,市科委将进一步加大对“探索者计划”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出资比例,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推动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深度融合。同时也将鼓励和引导更多科学家投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图:资料照片编辑:沈湫莎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