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转移产业链:抱团自救、降本增效
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遭遇了美国的制裁,而苹果作为美国企业同样忧心忡忡。为了减轻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苹果开始积极加快产业链向东南亚市场转移的步伐。
这一举措既是为了防止中国对其实施反制,又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自身利润。在这一过程中,苹果迅速将数十家中国供应商剔除出供应链,转而邀请富士康、纬创等大型工厂在印度市场投资建厂。
然而,苹果的转移并非一帆风顺。印度市场虽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但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基础设施也存在问题,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的产能和良率都受到了较大折损。同时,印度政府更青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巨头,而不太看重富士康这种代工企业。加之,苹果又引入了其他代工厂商分走了富士康的订单份额,使得富士康的处境变得不乐观。
富士康的困境:被批评和技术限制
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主要代工厂商,在过去几年中跟随苹果转移产能,寄望于印度市场的发展。然而,富士康却频频受到批评。部分网友认为富士康背弃了中国市场,忘恩负义。对此,郭台铭则表示,这些年来一直是富士康在给中国市场提供服务和就业机会,暗示富士康无需为此受到谴责。
作为代工企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对富士康尤为重要。然而,富士康的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印度政府更愿意补贴给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企业,以此带动印度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富士康与印度塔塔集团合资的半导体项目迟迟得不到审批,也暗示着印度并不看好富士康这种代工企业。
苹果的困境:品控问题和市场压力
尽管苹果坚称其在印度工厂没有制造iPhone15机型,全部由中国工厂生产。然而,印度制造的iPhone15首发即出现了品控问题,引起了用户的强烈不满和吐槽。苹果此举只是为了为自己开脱,让富士康成为“背锅侠”。
此外,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遇到了困境。受华为Mate60系列的冲击,iPhone15系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预冷,而频繁出现刮痕、掉漆、摄像头藏灰等品控问题,更让苹果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市值。
富士康的未来:困境与取舍
富士康如今处境堪忧,其曾经的傲慢让国人对其怨愤,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企业如比亚迪、立讯精密等正在加快发展,推动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迈进。作为“弃子”,富士康已难以回头。
然而,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富士康,其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着眼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努力提升技术创新和附加值,争取在全球产业链中有更加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苹果转移产业链和富士康的困境都是大国竞争和市场环境下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