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商》杂志 苏会会
政策如舵,引领致远。9月,杭州正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布局、政策力度、支持强度,推动这项引领时代潮流的“造梦计划”——高标准建成“中国视谷”,打造世界级视觉智能产业高地。
9月3日,“中国视谷”首个专项政策《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视谷”高质量发展视觉智能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开始实施。9月5日,《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中国视谷”加快推进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市区联动初步打造了全国视觉智能领域的首个产业政策体系,加速形成“中国视谷”政策叠加效应。
由此,政策制定的背后有何深意,蕴含了哪些产业变迁、赛道细分的曲折故事?以窗口园区为基点,“中国视谷”将如何“带火”地方经济,擦亮杭州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名片?
与时代同行 与机遇共振
在践行“八八战略”蓝图一绘到底,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布局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提出杭州要全面打响“中国视谷”等产业地标。从视谷政策的修编背景与意义来看,恰是果熟蒂落、风起潮涨之举。
这是书写时代命题,部省深度合作的结果。
细看前因,2021年,杭州数字安防(视觉智能)产业集群代表浙江出战,肩负起“国家队”先进产业集群的意志与责任。以此为基础,2022年11月,以视觉智能产业为核心的“中国视谷”被纳入工信部与浙江省政府新一轮部省合作协议。2022年底,杭州被列为工信部“国家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城市”,“中国视谷”作为浙江、杭州的“金字招牌”之一冲锋在产业名片打造创新实践之列。
这是杭州部署未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冲刺“视觉智能第一城”的机遇之战。
一是充分契合了市委“1+7+12”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领跑示范作用,推动“八八战略”杭州实践走深走实。“中国视谷”通过建设全球先进智造基地推动视觉智能产业补链强链,打造具有省会标识度、城市品牌度的标志性成果,将以牵一发动全身的新突破带动杭州由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晋级。
二是落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关键举措。视觉智能产业是数字经济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的集中体现,强化打造这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望在数实融合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
三是杭州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必然选择。视觉智能产业链是智能物联生态圈规模最大、成熟度最高的产业链,以该优势产业为引领,将有力推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增长极。
《实施意见》结合去年以来陆续出台的《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杭州市智能物联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含算力政策),围绕智能物联重点产业链,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五大产业生态圈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为达到2027年“中国视谷”体量过亿的目标,杭州下一步将打好政策“组合拳”,统筹全域在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梯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品牌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把握“新时代”城市竞争的主动权。
合产业所需 谋跃升之道
视谷政策“连弩箭”的相继“发射”,精准瞄中了产业发展的“靶心”。这不仅体现出杭州坚定不移地打造“中国视谷”产业名片,推动视觉智能产业向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迈进的决心,还为全方位推动杭州视觉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性、前瞻性和支撑性作用。
市区政策明确了“中国视谷”“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升主路径,重点发展“三层七端”细分赛道。这个发展脉络正是基于杭州的产业现状、市场趋势而定。
多年来,在海康、大华、宇视等数字安防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杭州数字安防领域的终端产品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但受国际环境影响,以及企业自身转型的迫切需求,继续锚定“数字安防”已不利于企业业务拓展。期间,又逢视觉技术与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如华睿科技、海康机器人等势头强劲,整个产业的“大升级”已迫在眉睫。
因此,2021年,杭州会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明确提出了视觉智能的概念。同年7月,正在杭州交流访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亦在西湖之畔提出“杭州是打造‘中国视谷’最合适之地”。随后,在政产学研媒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在众多两院院士及科研院校专家的论证下,数字安防向视觉智能迈进的基调日益明朗,杭州视觉智能产业逐渐形成了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终端设备,再到下游集成服务在内的良好发展格局。
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杭州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聚力打造五大生态圈。其中,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受到高度重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担任链长。而这一年,全市视觉智能产业实现营收7292.9亿元,同比增长2.4%,可以说视觉智能正是发展智能物联的重大突破口。从逻辑上看,这条跃升路径便顺理成章了。
明确路径之后,杭州再度定干画枝,加强了产业赛道的研究。
杭州市经信局相继系统梳理了电子信息10个端产业,专题研究五大产业生态圈细分赛道,根据技术趋势和产业动向定期动态调整重点发展领域。同时,其会同市投资促进局对照了近5年产业投资促进考核认定项目表,对比分析了各区县(市)与五大产业生态圈细分赛道的吻合度。最终,针对视觉智能领域,杭州敲定了“三层七端”,即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覆盖数字安防、工业视觉、自动驾驶、医学影像、智能生活及办公、混合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7个端,谋求拓展新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市“中国视谷”专项工作组、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的指导下,“中国视谷”建设运营机构浙江视觉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也加紧研究步伐,于近期发布了视觉智能产业图谱及人才图谱,将为“中国视谷”产业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导航”,助力视觉智能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并促进招才引智从“大而全”向“精而细”转变。
“这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分析研究和杭州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在其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做好概念明晰、产业规划和产业名片的打造。”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视觉智能“三层七端”相关企业都将受益。“企业家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重点关注《实施意见》中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形成国际竞争力企业梯队,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等重点任务部分,以及关于窗口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应用等支持保障政策。”
窗口优先 集聚先发优势
《实施意见》中,“窗口”这一高频词汇出现了12次,建设“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中国视谷”已在杭州形成了“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的空间布局。其中,视谷建设主阵地落在了萧山区。
杭州市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永柱说,“视觉智能产业有着传统产业难以比拟的增量效应、乘数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将促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量的加速释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自视谷去年落地以来,萧山在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场景之上加速新兴产业的融合转型,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今年9月,萧山在市级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立足“中国视谷”“一园窗口”属地的阵地优势,结合区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出台了《实施细则》,并加快制定《中国视谷“一园窗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旨在推进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视谷”核心区,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据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负责人章菲介绍,《实施细则》按照“全面承接、应出尽出”的原则,围绕创新、产业、要素、人才、应用五个关键端,提出了21个具体条款,做到了市级政策全面覆盖、细化优化、配套落实,确保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我们希望用最惠政策、最好服务、最优环境支持企业发展。”
市区专项政策体系的发布是“中国视谷”推进路径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更关键的是要形成合力、狠抓落实,为“中国视谷”的后续建设和项目招引带来深远的实质性影响。
譬如,“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为杭州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当前,产业基金通过“以投促引、以投促招”已落地5个高能级项目,包括百亿级车规半导体项目、元宇宙产业龙头企业、国产视觉智能底层软件领域代表企业、西湖大学科技成果孵化项目等,实现了大项目、大IP、大平台全覆盖。
杭实资管董事长、总经理卢洪波表示:“作为基金管理人,杭实将配合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积极互动,通过‘以投促招’挖掘一批视觉智能优质项目落地杭州,通过‘产业投资+产业服务’支撑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杭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稳进提质。”
以政策为“推进器”,窗口园区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塑强,集中展现“中国视谷”的发展风貌和核心成果,推动无数科技企业、优秀人才在“中国视谷”这片潜力无限的新蓝海扬帆远航。
登高开拓,向远而行。“中国视谷”产业政策体系成为杭州数字经济二次攀升的“强支点”,部署未来世界级产业高地的“硬地基”,后续杭州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力,在放开手脚、大胆实践中争取突破性实效,与产业各方同奋进、共发展,凝聚“视觉智能第一城”的磅礴动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