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创新在我国
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培育创新文化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我市更是将科技创新做为立身之本、发展之要,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扛好“双中心”建设光荣使命、建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7号楼智慧绿色能源建筑,楼体青灰色外立面、玻璃幕墙和采光顶相得益彰,这些看似普通的玻璃幕墙其实由一块块长方形薄膜光伏玻璃组件构成,创新融合了薄膜太阳能、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实现建筑100%绿能自供、 零碳排放。
既利用光伏技术解决了建筑减碳问题,又将5G、安防、物联网等技术与建筑外立面融合,仅仅利用23%的建筑外立面和部分顶面,可实现年发电40万度。
这栋“会发电的绿色建筑”
背后的技术支持
则是来自本土企业
——
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技术总监刘壮博士表示,作为公司“智慧绿色能源系统”的首个产业化实践,目前已连续运行一年多,率先实现了建筑运行阶段“碳中和”,以西安智慧为建筑领域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技术路径。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总窗口核心区
——
陕西华添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打造的
氢能实验室内
企业首席科学家敬登伟正在和科研团队一起进行氨制氢的技术验证及氨氢发电成套设备调试。
敬登伟教授表示,公司团队首创聚光分频太阳能光热电一体化制氢技术,基于太阳能分频利用、辐射重构及能量运移技术,配套信息物理融合动态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实现非稳态太阳能高能效、低成本、稳定制氢/发电。
氢能的长时安全储存
和长距离输运
是氢能产业链发展的
另一个瓶颈
团队开发出氨—氢转换发电系统,可以实现离网的移动式、长时稳定对外充电/供电,突破电网供电的容量和物理空间限制。
氨—氢转换发电技术如若未来大规模推广将有望脱离大型电网,将偏僻地区过剩的风光电力向人口稠密区长距离输送并安全灵活的分布式供电,解决可再生能源空间分布不均和消纳问题。
今年以来:
西安高标准落实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提能级、优结构、育生态,进一步提升创新带动力和产业支撑力。
广泛联系驻西安的高校院所,为院士专家团队提供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为科技工作者对接产业资源、科技金融机构,协助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对接优质的科技成果承载主体,还需要广泛联系驻西安的国有企业和民企,既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和科技资源整合问题,又建立了科技工作和市场需求的直接联系,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
在创新理念和举措的双重加持下
一大批高科技项目纷纷落户
一个个产业类项目不断迎来新节点
抢时间、拓市场、拼服务、促发展
全市上下正持续拓步“奔跑”
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赋能高质量发展
编辑:仲月
主编:林晨
责编:高明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更·多·推·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