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辆共享单车的精准定位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船舶、“两客一危”车辆中的普及应用,科技赋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交通要全方位向“数”融合。
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科技走向成熟,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数字交通建设迎来关键发展期。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交通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明确了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加强了政策保障和标准支撑,为数字交通建设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已安装使用北斗终端的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车辆超1000万辆,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超过95%。”9月11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陈琨在2023北京数字交通大会上表示,目前超过35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超过70%,已建和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超过20个。
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交通新基建尚处于探索阶段,规模化、网络化效益难以发挥。交通运输数字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跨部门跨区域间不想共享、不愿共享、不会共享等问题。对此,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信息化发展处处长王林建议,要深化推进交通运输大数据融合,通过建设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枢纽,统一基础数据采集汇聚与共享开放,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强各省市、各行业、政府企业间交通运输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谈到如何加快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数字化时,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指出,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数字交通”建设,让大数据应用服务从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部领域,升级为全方位、系统性的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实现交通运行状况“看得清”、各类运输服务主体“喊得应”、交通规划和重大决策“想得透”,以“制度机制创新+技术数据创新”,促进政务流程优化再造,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真正使许可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使“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得更快、更远、更有成效。
围绕如何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构建智慧安全体系,保障“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多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出行方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综合交通行业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刘冬梅建议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客流数据库与校核体系,帮助各级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宏观监管常态化全社会人员流动和分析与预测研判重大节假日客流,实现数据有效衔接,进一步释放公铁水航联运潜能。
在路网方面,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联网结算服务部副主任刘旭表示,要通过AI技术构建基于ETC的出行服务新模式,实现公路网智能化运营和服务,更好保障公众出行有速度,服务体验有温度。
在航运方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安全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宏伟建议,结合我国智慧交通政策环境、技术现状和港口作业特点,研究形成符合我国安全管理模式和港口安全发展特点的智慧港航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保障交通港航高质量发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