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布式技术限制人工智能的垄断终局,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的形成,是某种天然的事情。那么AI+web3.0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1.分布式群体共识
AI目前的现状存在垄断和浪费的问题,只有少数企业和机构具备大规模训练和部署大型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数据。每个大型AI项目都需要重复收集用户数据,最终只有赢家通吃。
比如,可以让AI形成真正的分布式群体共识机制。以DAO为例,将治理机制与AI模型相结合,利用DAO内部所有人的发言数据进行决策,输出的结果接近于群体共识,且大大提高决策效率。如果形成一个集体智能系统,各个AI模型可以相互协作,解决复杂问题,对共识层面产生重要作用。小规模集合可以自主构建生态系统,也可以与其他集合配合,以更高效、低成本地满足大规模的计算能力或数据交易需求。各个模型数据库之间存在着彼此不信任的问题,也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去信任化特性,实现真正分布式的AI机器之间的安全高效互动。
2.零知识机器学习
ZKML(Zero Knowledge Machine Learning)是将零知识证明用于机器学习的技术。零知识证明允许在不透露具体数据的情况下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传统的机器学习通常需要将数据集集中到一个中心化地点进行训练,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隐私泄露的风险。使用ZKML,数据所有者可以在不泄露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集共享给其他人,这是通过使用零知识证明来实现的。这就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隐私黑箱和数据垄断问题。
3.去中心化算力网络
去中心化算力网络一直是加密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因为AI大型模型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而中心化的算力网络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实质上的垄断。
去中心化算力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和设备上的计算资源整合起来,任何人都可以运行AI模型,并在全球用户的真实链上数据集上进行测试,享受更灵活、高效、低成本的计算服务。同时,它可以通过创建强大的框架解决隐私问题,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提供透明、可验证的计算过程,增强人工智能模型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为各种应用场景的快速部署和运行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计算资源。
然而,实现去中心化算力网络需要克服许多实际的技术问题,例如确保节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管理和调度分散的计算资源,以及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等。这是一段困难的创新之旅。
AI+Web3看上去虽然美好,但这注定是场异常艰难的创新之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