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离开中国建厂,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局限性”

在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投资目光放在中国之外,比如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这一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 1”。然而,就在这些公司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的过程中,局限性也开始出现。

两周前,鸿海集团(富士康)的董事长刘扬伟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签署了一份协议,将投资1.94亿美元建设新的电子元件制造工厂。紧接着,邻邦卡纳塔克邦的两位部长也来找他参加了自己的会议,随后出示了文件,称富士康还打算在该邦建两家工厂。不过,富士康对此还没有任何承诺。事实上,在富士康遍布全球的100万名员工中,印度目前只有约5万人。

富士康多元化的意愿早有端倪,在过去一年中,刘扬伟至少两次访问了印度。然而数据显示,印度工厂目前的年收入为100亿美元,仅占该公司去年总收入的4.6%。

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制造中心的地位在大流行后越发不可动摇。富士康表示,中国目前占该集团全球业务的75%,高于疫情前的70%。

在供货能力方面,印度目前也只能局限于当地。富士康内部工作人员表示,印度的供应链可以满足国内市场,或者是该国附近的市场,总而言之,它还是一个有限地区的生产基地。反观中国,现在仍可以向美国或者世界其他外国市场供货。

还有一个来自于印度本身的局限性,那就是印度的补贴很难获得。虽然电子产品是“印度制造”计划的关键部分,然而激励资金只基于上一年的出货量进行支付。其次,要满足印度的各种条件要求难度其实非常大。此前,富士康曾宣布退出印度芯片建厂计划,原因就是补贴未获得印度政府批准。

除此之外,印度在很多领域的市场也不够成熟,比如电动汽车。因此对富士康来说,现在能投资的就只有智能手机的零部件。

最后,运营超大园区在印度也不太可行。现实条件是,不管是东南亚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建立像中国那样的超大生产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些国家的供应链和产能是有限的,而中国仍将是大批量消费品的主要产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9eKk0-XosYWPluUxD2TrzY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