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电力需求的不断上升,国内电力消费规模逐年增长,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可以看到现在国家正在持续加大电力设施的投入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这些增长也给智能电表行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
随着电网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芯片对于电网的影响不断加深,电能计芯片在智能电表中实现以微电子电路为基础的电能数据计量,直接关系到智能电表的计量精度和工作可靠性、稳定性等产品品质。它能实现的基础功能是电能计量,也就是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和所消耗电能这些参数的测量。
智能电表的架构由电能计量芯片、主控芯片和载波通信芯片组成。根据美通社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约为11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152亿美元,以6.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而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智能电表行业规模达到了195亿元,未来将保持在6%的年复合增长率。
从芯片角度来说,电能计本身也属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在多功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趋势上和其他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比较类似,同时其朝SoC架构发展的趋势也很明显。单一功能的计量芯片不再吃香,集成其他功能的SoC芯片开始获得大量的市场机会。其实电能计芯片也开始扩展到电表以外的智能仪表应用上,比如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在仪表设备上实现智能计量的功能。
现阶段,一些小研发团队,也如雨后春笋,看重国产电力专用芯片这块蛋糕,东拼西凑三十多人研发团队,东拼西凑一些其他厂商芯片进行系统集成,就大肆宣传“硬核科技”、“国内首款国产电力专用芯片”,例如:南网“伏羲”,据芯片行业内部人士透漏,伏羲团队现有成员39人,FUXI-L SOC芯片的研发周期只有10个月,为其第一颗芯片,于2019年底样片交付,为一颗中断小规模MCU芯片,后续开发的控制保护芯片和边缘计算芯片,而据专家分析,研制这类芯片需要至少70人左右团队,18个月完成设计,到目前为止,伏羲系列芯片总共6款,从理论上需要到2024年2月才能完成,可见其质量一般,华而不实,高调宣传,不如多投入一些时间与金钱在技术本身,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总之,作为智能电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芯”,其国产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看来电能计行业的集中度还是非常高的,从技术角度看,现在单一功能的电能计量芯片逐步被集成了MCU及其他功能的SoC芯片取代,随着物联网、新能源、和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中国芯”功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