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夏骅
5月17日下午,北京2023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报告会在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良性发展,截至4月底,北京已建成5G基站9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国第一。
漫步国家植物园,游客扫扫码就能实时听到眼前植物“说话”、市民在家里能体验2000兆宽带带来的全屋智能便捷生活、在路上能看到无人驾驶配送车的身影……近年来,北京数字基建的快速发展给市民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少林会上表示,截至4月底,北京市已建成通信基站31.3万个,其中5G基站9万个,占比基站总数28.7%,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国第一。北京移动用户数3953.5万,其中5G用户数1585.3万户,占总数近4成,5G手机终端连接数2214.1万个,占总数超过六成。物联网终端用户数1.4亿,IPTV用户数420.5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1033.2万,其中千兆用户数累计达到175.1万,占总数17%。
苏少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推行“241+”网络优化行动,推动地铁、重点商圈和景区等区域5G网络高质量覆盖;强化“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推动5G在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6G潜在关键技术。
当前,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算力网络、6G进展等概念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大会上,专家学者也对热点问题做演讲和交流。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在做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趋势主题汇报时说:“所有领域,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次。”他表示AI在图像、音频、视频制作上有显著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大模型带来的技术、心理和社会的挑战。比如技术上可能带来算力资源、模型部署等挑战;从社会角度来看,会导致部分工作被取代,以及能量消耗、隐私泄露、放大偏见等问题。
6G的发展也引发专家学者关注。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光毅表示,我国自2018年启动6G技术研发,总体上与全球保持同步。6G研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8年至2025年,为6G愿景需求研究、潜在关键技术研究和6G概念系统设计;第二阶段为2025年至2030年,是6G标准制定、产业推进及应用培育阶段。
对于6G的标准化,他建议要在自身加强理论突破、关键技术攻关同时,也要关注国际研究方向,吸纳和融合国际先进技术,加强与欧盟和日韩在6G领域的项目合作,积极吸纳外国企业加入中国的研发体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