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3日专电 (驻京记者郭超豪)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启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美丽中国”“一带一路”等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当今世界各国对大数据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数据已成为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对大数据这一战略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国家重大需求。
目前,我国乃至全球还普遍存在着数据共享政策不完善、资源分散、重复布局、成果显示度不够等情况,海量数据的低效应用成为当前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技术瓶颈。
据该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为期五年,设置CASEarth科学工程总体、CASEarth小卫星、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数字“一带一路”、全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三维信息海洋、时空三极环境、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共九个项目。该专项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推动并实现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站式全方位宏观决策支持,将探索形成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力求在资源环境、海洋、“三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郭华东表示,数据共享一直是困扰科学研究的难题,但“我们想做得更多”。他表示,推进科学数据共享、促进重大科学发现是专项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在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学科、跨领域交叉的背景下,孤立使用单一特定领域的已有挖掘分析理论和方法,已难以有效推动科学发现,切实需要多学科联合、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数据共享是在地球数据大平台下实现地球多学科信息资源的集成融合,是地球大数据专项推进实施的核心手段。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