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15秒,一幅千年前的宋代名画就复活了,站在牡丹枝上的小鸟,扑闪着翅膀,叽叽喳喳飞出屏幕。这样的裸眼3D技术,将用在今年的杭州亚运赛事直播中。
当3D裸眼技术与全国领先的移动5G-Advanced(又称“5.5G”)结合到一起,将带来怎样的一场赛事直播极致体验呢?日前,这项被期待已久的技术应用,通过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与华为等产业链伙伴的共同努力,已率先在杭州实现,并宣布将被应用于杭州亚运的智能观赛过程。
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杭州环北营业厅,一张工作台上摆满了PAD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好几类屏幕,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们带记者们感受了一场这样的体验:
通过裸眼3D PAD观看足球赛更有沉浸感
通过裸眼3D屏幕,只见赛场上足球运动员们仿佛从屏幕里活脱脱跑动出来就在记者眼前。几个月前的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当姆巴佩站在点球点前,他脸上的汗珠隔着屏幕都看得出来。挪动一下触摸屏,角度换到阿根廷守门员大马丁视角,姆巴佩踢出的点球飞速向你眼前飞来,大马丁都来不及扑救,躲在屏幕前的记者,更是本能地闪开了。在3D世界中,整个赛场前后纵向延伸开去,形成了可拉伸的立体空间,记者们被这满满的科技感所震撼,不禁惊呼,效果太真实了。
看完裸眼3D赛事直播的效果,工作人员随即点开了咪咕爱看,记者随手点开一部《冰河世纪3》,剧内的影像也瞬时变成了立体的3D影像,沉浸式的感觉让记者似乎忘却了身边的环境,置身剧中。
基于裸眼3D技术,2D片源也能实现3D观影效果
“我以前经常带孩子看一些3D效果的动画片电影,一般都会戴一个眼镜,看的时候会有些晕眩,整个画面也会有些偏暗,看久了会视觉疲劳。今天体验了这个裸眼3D的效果以后,感觉影像更立体,更清晰明亮,而且没有晕眩感,特别是点开电视剧、新闻节目都可以3D看,就像把生活中看到场景立体化呈现在眼前,特别真实。非常期待可以在杭州亚运会时也可以用这个技术看赛事直播,想像着如果立体呈现跳水比赛、体操比赛,效果肯定拉得满满的,太好了。”现场参与体验的一位刘姓的客户这样表示。
基于5.5G网络,只需15秒2D的照片就能变成3D图像。
通过裸眼3D技术观看新闻直播
据介绍,裸眼3D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各种光学技术将屏幕图像分离成不同的视角图像提供给双眼,并利用双眼视差原理产生立体观看效果。该技术诞生之初,因受限技术水平,存在视角间图像串扰严重、单视图分辨率低、辐辏调节冲突明显等问题,导致观感体验差,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和眩晕感。但如今随着光学、传感器、动态眼球跟踪、AI等技术不断快速发展,曾经困扰的技术问题都已基本得到解决。
“作为本届杭州亚运会的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我们面向亚运会构建丰富的3D内容能力,打造业界首个全系列3D观赛体验。要实现基于裸眼3D的沉浸式体验,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是基础,既需要更大的上行和下行带宽来实时传送三维数据流,更低时延、更高可靠性的网络来实时响应每一个眼神和动作,也需要网络与定位和感知能力融合来更好实现对物理环境和对象的三维重建。而5.5G网络技术和能力正好可以匹配3D沉浸式体验的规模化应用。基于5.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2D的视频、照片、直播画面,只需十几秒就能变成3D的,给观众带来沉浸体验。未来,随着支持裸眼3D技术的平板和手机与5.5G网络不断融合,相信还可以催生出裸眼3D视频通话应用,并带动裸眼3D短视频、裸眼3D直播、裸眼3D游戏、裸眼3D购物等大量应用兴起,推动3D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规划技术部专家陈锋表示。
“华为与中国移动等产业伙伴经过两年的创新合作,促成了端到端3D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当前,3D显示技术取得商用突破,今年开始裸眼3D Pad、裸眼3D笔记本、裸眼3D手机将陆续面世;通过灵境平台等AI技术可以直接实现2D视频转3D视频,3D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届时移动互联网将全面迈向3D时代。5.5G大带宽、低时延、确定性体验能力将使能3D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发展。”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5.5G领域总裁高全中表示。
据了解,今年3月,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率先全国完成基于5.5G技术单用户10Gbps速率测试验证,这标志着5G迎来万兆时代,杭州成为“5.5G第一城”。当前,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已完成基于5.5G技术的超大上行、宽带实时交互、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四大关键技术的验证。
“5.5G能力的实现,意味着杭州具备了万兆网络的能力,当前我们联合华为公司在杭州奥体中心附近开展了5.5G万兆基站的测试,正在打造一条从大莲花到亚运村的5.5G万兆精品线路,将适时向市民们推出万兆极致速率体验,也欢迎大家踊跃参与。”陈锋表示。
另据悉,亚运期间,除了3D直播比赛,浙江移动依托5.5G大带宽低时延能力,叠加自由视角、VR拍摄采集新技术,实现3D云游戏、8K/120帧超高帧率直播,并助力XR电竞沉浸式极致体验。
通讯员 张弘 潮新闻记者 张云山 丁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