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者最危险吗?
是也不是。
在最容易被取代的行业中,最不意外的或许就是制造业了。这个行业目前59%的工作活动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其中90%的工作(如焊接、切割、接锯等)目前已经由机器人来完成。在富士康的车间中,哪怕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生产也能照常进行—那里没有工人。这家可能是全球雇员最多的工厂在2011年宣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后,目前在类似“机构制件”的生产条线中,已经有70%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
另外,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餐饮、零售及住宿业等服务业也是容易被机器人侵占的“高危”行业,其工作内容多是大量重复且可预测的,所以可替代性高。要知道,73%的后勤服务工作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体力劳动者都是危险的,可能让你意想不到的是,比如建筑工人这种可能连高中文凭都不需要的职业,就比较容易“幸存”。虽然机械臂也能完成搬砖等工作,但它们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因为这些工作手、眼综合协调能力的要求很复杂,还要调用认知能力和脑活动能力——比如随时调整卡车的运输位置、搅拌混凝土、推水泥车等。这对于机器来说是个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
那些从事高大上工作的人完全不用担心吗?
答案同样是不确定的。比如金融及保险业够高大上了吧,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认为,在诸多行业中,这两个行业可能会是首先迎来人工智能冲击的领域。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工作者有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处理和收集数据上,这是各种行业中比例最高的,其他行业的平均值约为18%左右。数据处理和收集虽然不算低技能的工作,还会运用到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但毕竟有一定的规律性,现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等工具在这些数据丰富的垂直领域已经能够轻松应用了,且准确率和可靠程度还都超过了人类。
而除了金融及保险业,医院放射科中,专门解读图像和诊断信息的医疗协助人员以及律师事务所中给律师打下手的初级法务助理们,也都属于这种看起来挺光鲜,实际上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危险”类别中。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工作很安全?
说出来虽然很伤人,但事实确实摆在眼前:管理者总是最难被取代的,也就是需要利用经验知识做出决策、规划的一些职位。
其次,创意性工作,或者一些要求高度抽象思维或创造力的领域,比如科学家、摄影师、艺术家等也不用担心。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的工作通常很难有规律可循,甚至常常依靠玄妙的灵感,这当然是机器很难学习到的。
另外,具有应用专业知识的人才依然重要,通俗地说就是有门好手艺的人。比如精密仪器装配,超过一半名表的机芯都出自瑞士西南部的汝拉山谷,装配师操作的零件中最小的细如毫发,在经历了20多年艰难转型后,这个古老传统的行业竟然重归繁荣,成为一种“血统”。再比如口腔科医师,其工作只有13%能够被自动化取代。
与此有些相似的是涉及复杂身体协调的工作,比如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注册护士,其工作只有不到30%能被自动化取代,更典型的则是运动员。
最后就是会与人产生复杂互动的工作,比如教育类,或者心理咨询师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