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積電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工作。
1 補貼數額不大
相較於芯片行業動輒數百億的投資而言,美國527億美元的補貼數額並不大。如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額就高達400億美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直言,華盛頓想通過補貼幾百億美元來實現市佔率的提高絕對不夠。
2 運營成本高昂
在美國建造以及運營芯片工廠的成本高於亞洲地區,高出的成本與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兩相抵銷後,相關企業能否獲利存疑。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在美國尖端半導體工廠的運營成本比韓國以及中國台灣高出25%左右。張忠謀3月表示,此前他估計在美生產成本比中國台灣高50%,後來覺得這還是低估了,「可能還多出一倍!」
3 強迫企業分潤
即使芯片企業從它們在美國的投資中獲利,也將面臨與美國政府分享利潤以及洩露機密的問題。韓國一智庫高級研究員表示,「這個所謂的利潤分享條款實際上是在拿走他們(通過補貼)給予的東西。」首爾梅里茨證券分析師金善宇指出,考慮到芯片企業之間技術差距的重要性,洩露機密信息對半導體製造商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4 限制對華投資
美國規定獲得補貼的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實質性擴大產能」,而這給三星電子等在華大量投資企業帶來的潛在損失難以計算。在半導體領域,韓國對華出口規模接近40%。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3月底表示,美國的一些芯片補貼規定是沒有辦法接受的。
資料來源:環球網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