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掰了个掰
|作者:奉山公
|编辑:胖嘟小方
|出品:喜喳喳有声剧社
大家好,我是奉山公,今天我们来掰一掰最近火到连胡同口大爷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
ChatGPT,霸占了近期几乎所有科技类、商业类甚至学术类和娱乐类的头条,每次新闻出现,都会引发一波大大的关注和探讨,最为核心的话题也已经从:人力是否会被替代,转变为:人力何时被取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工智能,自1956年被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提出后,就开始变得跟它的核心理念一样,好像有了自主思维,除了开始尝试理解这个世界以外,也开始尝试慢慢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
“我跟你说,你都不知道,现在的高科技都什么样儿了,哎,我告诉你哈,以前你是不是要噼里啪啦地对着电脑敲键盘,现在不用了知道么,哎,就对着这电脑说话就行,不是,不是你那手机放首歌、报个天气预报,你说句话,那电脑啊就能给你写篇论文,还都是原创,我给你说,你知道么!”。
听着胡同口的大爷左手拿着包浆均匀的茶壶,右手在空气中比划着一种完全看不懂的神秘手势,再加上口中的“我给你说,你知道么”,我仿佛有种身处RPG游戏遇见NPC的错觉。
不仅是大爷们,就连公司的一些同事也开始研究起了各种各样的“GTP”。
其实人工智能一直深藏在我们的身边,从最早的“深蓝”计算机下棋,到智能手机助手,再到自动编写软件、自动绘图软件、自动售卖终端、自动无人酒店,越来越多电影中的事物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逐渐的,人们也不再像《终结者》电影里那样恐惧人工智能,并开始习惯他们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也的确正在逐渐取代一些职位。
但时代是不断向前的车轮,从来不会因为谁或者什么事情停下来,就像朝代更迭后也会有很多职业被逐渐取代,不说太远,就在近二、三十年消失的职业甚至行业就不在少数。
修补匠、磨刀匠、叫卖商人、邮递员、公交车售票员、电话客服、流水线工人甚至是网吧、KTV等曾经人满为患的地方,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我一个同事就发现了这么一个新的人工智能,可以陪你聊天,不是手机里的智能助手哈,可以聊的内容更多,对话的逻辑也更接近普通“人”,但是吧,在他试验了一段时间,总是觉得不像“人”,虽然聊的还是挺开心的,但过于缜密的逻辑和那种秒回的状态,始终让他聊的“提心吊胆”。
其实被取代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儿,不求改变,才是最可怕的,就像前些年说的舒适圈这种伪概念,打不打破并不重要,打破舒适圈也不过是为了去往更加舒适的一个环境而已,我们需要的是那种勇气,面对未知的勇气。
逻辑,是一种特别美好的存在,就像这篇文章的主题,也许由人工智能来写,可能会实现10w+甚至100w+的效果,毕竟人工智能的词汇量已经超过2w,而普通人的常用词汇量不过2000,就算是长时间的文字工作者,常用词汇量也不会超过3000。
又或是食物或手工制品,那种一成不变的完美,总是少了一些些感情,初见的美好也不会持续太久。
有人曾说科技、魔法、法术或者特异功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让人们变的更懒,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理解,世界的发展应该变的更加缓慢才是,但结果却是我们正以超过所有时代的速度发展着。
也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另一个轮回,在很久之前也有过远超现在的文明,就是因为发展太快导致终结,但就像所有科学实验一样,不去反复验证怎么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呢。毕竟恐惧源于未知,勇气和开创也源于未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规矩,今天依旧借用李大钊先生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束“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也许未来会有很多被AI替代的工作,也许未来AI会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存在,但请不要害怕,我们总是能找到新的出路,总是能找到只属于我们的生活。
我是奉山公,一个用文字带你感受世界的记录者,我们下次再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