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被美芯片“断供”后,有两个人都发表了预言,一个是任正非,一个是比尔盖茨。基本上,这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比尔盖茨认为,对中企的打压会起反作用,激发中企的斗志,断了美企的“财路”。而任正非则预言,未来美企会求着我们买芯片,但我们不需要了。
总而言之,老美对中企的不公平打压,似乎并不被看好,反而外界对于中企的反扑和反制,期待满满。在过去2-3年时间里,中企确实开始发力了,尤其华为,不仅加强了自主研发,还开始多元化布局,综合实力更强了。而数以万计的国内科技企业也涌入了半导体行业,都想为“中国芯”尽一点绵薄之力。那么如今的“中国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去美化”能实现吗?
两组数据就能看清现实,任正非2年前的预言或成“笑话”,就连外媒也忍不住嘲讽,高估了中企!是时候要停止自嗨,干点正事了!
第一组数据,在2022年,累计注销或歇业的半导体企业,总数达到了5746家,而在过去2年时间里,有近10000家国内半导体企业“撤退”,被芯片狠狠“打”脸了。
第二组数据,2022年,中国的芯片进口总额为4156亿美元,独占全球芯片进口总额的72.5%。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芯片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且对美芯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要知道,全球芯片的规模只有5735亿美元,“去美化”效果并不明显。
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一组数据,中企2022年累计芯片砍单高达970亿颗。或许“亿”这个单位太大了,以至于不少网友都被糊弄了,陷入了自嗨的情绪。事实上,2023年的前2个月,中国进口的芯片数量就达到了676亿颗,也就是说,每个月中企需要消耗的芯片就高达数百亿颗,这样一对比,970亿颗也不算什么了。更何况,还是受到市场需求下滑、疫情以及通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很显然,中企在芯片领域依旧相当被动。
客观来说,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都努力了,但面对欧美国家树立的重重技术壁垒,“中国芯”的研发难度、研发周期以及研发费用都要更甚,也许美企研发芯片或新技术只需要一两年,但换到中企身上,可能就得翻倍了,这就是事实。
当然,认清现实并不代表要气馁、认输或放弃,唯有认清了现实,抛弃了幻想,而能孤注一掷,全力以赴。正因为被外媒嘲讽和轻视,咱们才更应该继续努力。科研这条路本身就不容易走,除了芯片外,任何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难度都不低。但这也是中企的必经之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所以说,现在摆在中企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干就完了!科技研发是急不得的,只有看到了和美企的差距,才能更加投入且专注,希望中企能够越挫越勇,不蒸馒头争口气!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