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已经了解到为什么网络需要分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职责。在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这些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包进行层层封装后发送,并在接收端逐层解封装。
Linux 网络协议栈是根据 TCP/IP 模型来实现的,TCP/IP 模型由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共四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各自的职责。
作者 linxinsnow 应用场景 我们在进行安全性监控、测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部署大量基于镜像流量的安全设备,如IPS,异常流量,数据库审计,流量分析等,可是交换机上可以做镜像流
SendPkt快速入门 作者: gashero 电邮: harry.python@gmail.com 原文地址: http://gashero.yeax.com/?p=26 项目主页: http://
大家都知道,车辆底盘系统是通过CAN进行通信的,而常见的有USB-CAN和SocketCAN两种,前者是通过USB口接入PC的,代表的有周立功、创芯等(较便宜),后者是通过网口接入PC的,代表的有Kvaser。
Docker的技术依赖于Linux内核的虚拟化技术的发展,Docker使用到的网络技术有Network Namespace、Veth设备对、Iptables/Netfilter、网桥、路由等。接下来,我将以Docker容器网络实现的基础技术来分别阐述,在到真正的容器篇章节之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基础知识网。
比较宽泛地讲,网络方向的性能分析既包括主机测的网络配置查看、监控,又包括网络链路上的包转发时延、吞吐量、带宽等指标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析工具:
tcpdump是工作中必用的一道指令,如果熟悉掌握,将会很快的帮你解决问题!文章写的有点多,但是我认为都很有用! 先看看tcpdump的具体参数及意义: -i:指定tcpdump监听的网络接口 -s:指定要监听数据包的长度 -c:指定要监听的数据包数量,达到指定数量后自动停止抓包 -w:指定将监听到的数据包写入文件中保存 -A:指定将每个监听到的数据包以ACSII可见字符打印 -n:指定将每个监听到数据包中的域名转换成IP地址后显示 -nn:指定将每个监听到的数据包中的域名转换成IP、端口从应用名称转换成端
tcpdump命令–>用来将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的”头”完全截获下来提供分析,常见的有Wireshark。在Linux中输入命令man tcpdump给出的定义如下所示:
前言: 对于作者这种没有在通信设备方面工作经验的人来说,理解网桥还是挺困难的。 二层之上的数据处理,协议分层,都是相对容易一些(尽管TCP协议复杂的一塌糊涂),毕竟在linux的协议栈代码中,逻辑层次都很清晰。 然后网桥却不同,它是一个二层逻辑。同时,它又不是一个具体的设备(具体的设备,有连接的物理的port口,插入网线就能通数据)。 在虚拟化场景下,虚拟机需要发送、接受数据,和外部交互,就需要有这样的设备。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网桥的具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 1,concept 网上的很多说法,网桥类
前边已经介绍过两款抓包工具,应该是够用了,也能够处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但是还是有人留言让宏哥要讲解讲解Wireshark这一款抓包工具,说实话宏哥之前也没有用过这款工具,只能边研究边分享。换句话说就是现学现卖,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宏哥这里的分享仅供你参考学习,有错误的地方也欢迎你指出。你自己也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
gopacket是google出品的golang三方库,质量还是靠的住,项目地址为:github.com/google/gopacket gopacket到底是什么呢?是个抓取网络数据包的库,这么说可能还有点抽象,但是抓包工具大家可能都使用过。 Windows平台下有Wireshark抓包工具,其底层抓包库是npcap(以前是winpcap); Linux平台下有Tcpdump,其抓包库是libpcap; 而gopacket库可以说是libpcap和npcap的go封装,提供了更方便的go语言操作接口。
在上一篇实际测试了,从PC2访问PC1的时候,ARP请求广播包,只从E0/0/2发送给E0/0/3,这是因为两个口都配置成了accessvlan 10里面,那一个数据包过来交换机它具体是如何处理的呢?,这就要了解下VLAN以及access处理规则了。
这篇文章我总结得比较详尽,可以当字典查,建议收藏,不过别光顾着收藏,点赞什么的鼓励我一下,这能让我更有动力给大家输出更好的内容。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默认情况下,直接启动tcpdump将监视第一个网络接口(非lo口)上所有流通的数据包。这样抓取的结果会非常多,滚动非常快。
考虑一种网络拓扑应用情景,一个内部局域网中有多台服务器提供不同的服务,如web服务、FTP服务、ssh、telnet等,通过服务器(或网关、防火墙)连接外部网络,如果外部网络上的主机需要访问这些服务器,则需要在网关上实现转发。
BOOTPROTO = static,表示启用了静态 IP 地址,默认为 none
这个Pod IP被该Pod内的所有容器共享,并且其它所有Pod都可以路由到该Pod。你可曾注意到,你的Kubernetes节点上运行着一些"pause"容器?它们被称作“沙盒容器(sandbox containers)",其唯一任务是保留并持有一个网络命名空间(netns),该命名空间被Pod内所有容器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即使一个容器死掉,新的容器创建出来代替这个容器,Pod IP也不会改变。这种IP-per-pod模型的巨大优势是,Pod和底层主机不会有IP或者端口冲突。我们不用担心应用使用了什么端口。
在计算机网络中,TUN与TAP是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虚拟网络设备。不同于普通靠硬件网路板卡实现的设备,这些虚拟的网络设备全部用软件实现,并向运行于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提供与硬件的网络设备完全相同的功能。
hping3 是一个网络工具,能够发送自定义 ICMP/UDP/TCP 数据包,并显示目标回复,就像 ping 使用 ICMP 回复一样。它处理分片和任意大小的数据包,并可用于在支持的协议下传输文件。使用 hping3,你可以测试防火墙规则,执行端口扫描,使用不同协议测试网络性能,进行路径 MTU 发现,执行不同协议下的跟踪路由操作,识别远程操作系统指纹,审计 TCP/IP 栈等。hping3 可以使用Tcl语言编写脚本。
在网络基础篇中简单的了解了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但是具体如何工作,如何去学习的还并不知道,这一篇正式进入交换的内容,来看看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
1. netfilter与iptables Netfilter是由Rusty Russell提出的Linux 2.4内核防火墙框架,该框架既简洁又灵活,可实现安全策略应用中的许多功能,如数据包过滤、数据包处理、地址伪装、透明代理、动态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以及基于用户及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的过滤和基于状态的过滤、包速率限制等。Iptables/Netfilter的这些规则可以通过灵活组合,形成非常多的功
前面例子中,我们都是在一个局域网内折腾。今天就让我们扩大范围,在多个局域网甚至到广阔的互联网世界中遨游,看看这中间会发生什么。
tcpdump采用命令行方式对接口的数据包进行筛选抓取,其丰富特性表现在灵活的表达式上。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843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TCP 是互联网核心协议之一,本文介绍它的基础知识。 一、TCP 协议的作用 互联网由一整套协议构成。TCP 只是其中的一层,有着自己的分工。 (图片说明:TCP 是以太网协议和 IP 协议的上层协议
(图片说明:TCP 是以太网协议和 IP 协议的上层协议,也是应用层协议的下层协议。)
上回说到,利用Windows 2000及以后版本的“Internet连接共享”功能,或Linux的fwdd和iptables,能够实现让局域网内多个用户共享一个Internet连接的NAT网关。
所谓的“数据中心税”,指的是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虚拟化后带来的开销。
OpenStack的Pike版本中引入了对switchdev的支持,实现了Open vSwitch硬件卸载offloading功能。本文简介一下网络硬件卸载。
所以,当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要通知 Linux 内核有数据需要处理。另外,网卡驱动应该提供让 Linux 内核把数据把发送出去的接口。
首先简述下NAT服务器在负载均衡中做了什么,简单的说就是Linux (内核2.4以后是Netfilter肩负起这个使命滴)内核缓冲区修改来源,目标地址。
在具体实现中其实使用了ICMP协议,它是一种基于IP协议的控制协议,网际控制协议,其报文什么样子呢
从这篇开始正式进入路由交换网络的讲解,这一篇,不讲解如何进入路由器跟交换机、也不讲解基础的命令行,先来了解路由器跟交换机在常见的网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当然我们很多技术没学到,所以这里只是为了扩展下思维,了解了解下设备的用途,毕竟后面需要一直跟它们打”交道”。
曾几何时,网络处理器是高性能的代名词。为数众多的核心,强大的转发能力,定制的总线拓扑,专用的的指令和微结构,许多优秀设计思想沿用至今。Tilera,Freescale,Netlogic,Cavium,Marvell各显神通。但是到了2018年,这些公司却大多被收购,新闻上也不见了他们的身影,倒是交换芯片时不时冒出一些新秀。
这一篇来详细了解下整个数据在该网络中是如何传递的,对于我们深入了解access以及Trunk的处理过程是非常有帮助的。(建议先看一遍,自己看是否能够去理解,然后配合视频在看一次,反复看,直到理解为止)
NAT(net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功能是为了实现内网访问公网的。我们知道,IPv4由于可用ip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于全球主机网络通信的需求,所以人们设计了内、公网分类的方式。即有些IP仅允许在企业内部局域网使用,不同企业的局域网允许使用相同的IP段。这些IP我们称之为内网IP,内网IP共有以下三大段:
相信很多朋友在这之前已经对nmap有所了解,或者已经使用过nmap了,这里做一下简单的介绍。nmap(Network Mapper)最初由Gordon Fyodor Lyon于1997年创建。nmap可以用来扫描一个网络,监控服务,列出网络主机等等。namp还可以提供操作系统的类型、开放端口信息,可用过namp的配置实现。 根据官网http://namp.org介绍,nmap包含众多脚本,这些脚本的功能从猜测Apple Filing Protocol密码到确认是否与X-servers建立连接等等。 Nmap家族还包括:
很多兄弟想看实验文章,今天就跨域MPLS VPN OptionC实验(带RR场景,VPNv4路由下一跳为RR)进行分析。
这里有两台电脑通过一根网线将两台电脑连接起来,设备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数据。现在增加一台电脑,总数变为三台,任意两台电脑想要传数据,需要三根网线,并且每台设备需要两个网口。再增加一台电脑,四台设备实现任意两台互联,每台电脑需要三个网口,并且需要六根网线。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对网口和网线的数量要求呈几何级增长。比较理性的朋友肯定会发现,这么搞下去,成本实在太高,太费钱。
本系列文章的前两篇《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二):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下篇)》快速介绍了网络基本通信协议及理论基础,建议开始阅读本文前先读完此2篇文章。
概念 现在云计算大行其道,以kvm和docker为代表,极大地利用了机器的硬件资源,模拟了操作系统,而在海量虚拟机场景下,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了。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网络,SDN应运而生。而SDN如何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用软件交换机替代传统的交换机。 从名称来看,openvswitch就是一个用软件实现的虚拟交换机。一个物理交换机基本支持flows, VLANs, trunking, QoS, port aggregation, firewalling, 还有一些具备3层交换的功能,而虚拟环
在上一篇中讲解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知道了交换机处理数据的转发方式,其中有两种情况会以广播方式进行发送数据,第一种是目的MAC是全F的,以及组播MAC,第二种是未知单播帧,那这个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一列第一个字段:文件类型,后面9个字符是模式,其中分为三组,每一组三个字段。第一组为所属用户权限。第二组为所属组的权限。第三组为其他用户所属权限。其中r(read)代表可读,w(write)代表可写,e(execute)代表可执行。在后面的9个字符中,如果是字母说明有相应的权限,如果为"-"代表没有权限。举一个例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