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技术世界中,Linux 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作为一种强大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 提供了丰富的安全功能,以保护系统和用户的数据安全。在 Linux 安全领域中,sudo 是一项关键的安全工具,它在用户权限管理和系统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 sudo 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
自从身份验证和授权成为访问计算机系统的常规操作,最小权限原则(POLP)就是实际上的安全底线。其核心思想在于仅为用户分配供其完成任务所需访问公司数据及系统的最小权限——不多也不少,恰恰够完成工作。理论上,遵守POLP似乎是最佳身份与访问管理策略,但实现最小权限往往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讨论 Linux 系统和应用安全。我们知道,在开发一个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代码、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等多个方面。所以,只是了解代码安全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了解常见的基础环境和工具中的安全机制,学会通过正确地配置这些安全机制,来提升安全保障。
1.软件的质量属性 1.1 性能 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件做出响应,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事件的个数。 1.2 可用性 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 1.3 可靠性 指软件系统在应用或错误面前,在意外或错误使用的情况下维持软件系统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 1.4 健壮性 指在处理或环境中,系统能够承受压力或变更的能力。 1.5 安全性 系统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阻止非授权用户使用的企图或拒绝服务的能力。 1.6 可修改性 指能够快速地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对系统进行变更的能力。
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安全问题在信息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安全可控地使用数据,需要多种技术手段作为保障,这些技术手段一般包括访问控制技术、加密技术、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系统还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本文侧重论述访问控制技术,有关其它技术的探讨将发表在后续文章中。
向系统实体授予权利或权限以提供对特定资源的访问的过程,也称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将所有的数据组织起来标识出来托管起来, 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 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了。
linux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多默认的服务在运行,而且这些服务通常是没用,这些服务占用了系统资源,存在安全隐患,关闭这些没用的服务
SQL权限是指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对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等)进行访问和操作的权力。这些权限可以控制用户或角色在数据库中执行的特定操作,例如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SQL权限是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保护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执行特定的数据库操作,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SQL权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容器安全是实施和管理像Docker这样的容器技术的关键方面。它包括一组实践、工具和技术,旨在保护容器化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基础架构。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关键的容器安全考虑因素、最佳实践和建议。
在2023年RSA大会上,来自SUSE NeuVector的高级安全工程师Tracy Walker为我们分享了一种在K8S环境中阻止0Day攻击的透明(对业务和环境无影响)方法——零信任原则,并且使用开源工具NeuVector进行了演示。本文基于Tracy的零信任观点结合SUSE的整体方案,尝试挖掘出更多的安全新思路。
经常会收到一些客户的反馈,上云后依然会被安全问题困扰,的确,从公有云安全责任划分看,就算企业上云,安全运维依然不可少。
Secure by default, in software, means that the default configuration settings are the most secure settings possible……
目录 1 权限控制是什么 1.1 ACL 1.2 RBAC 1.2.1 名词术语 1.2.2 RBAC定义 1.2.3 RBAC分类 1.2.3.1 RBAC0 1.2.3.2 RBAC1 1.2.3.3 RBAC2 1.2.4 RBAC 接口 2 垂直权限(功能权限) 3 水平权限(数据权限) 4 OAuth 4.1 授权码模式(authorization code) 4.2 简化模式(implicit) 4.3 密码
下面我们来学习访问控制。首先来学习防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型,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策略之一,防控制是依据授权规则对提出的资源访问加以控制,它限制访问主体,包括用户以及代表用户的进程服务等,对任何资源,包括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未授权的访问,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一方面防止非法用户使用资源,另外一方面还要防止合法用户滥用权限,它具体就是决定一个用户能够在系统当中做什么,或者代表用户的程序能够做什么。
由于我的服务器大多都是轻量应用服务器,近期轻量云也推出了个轻量对象存储,套餐包的形式相比cos资源包还是挺划算,最主要的是没有读写请求计费,一个套餐包涵盖所有内容。
一、最小化原则 (1)安装最小化 (2)开机启动服务最小化 (3)操作最小化 (4)权限最小化 (5)配置参数合理,不要最大化 二、端口优化 远程登录的端口默认是22号端口,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为了安全着想,我们要修改服务器远程连接端口,这样黑客就不好破解你的linux服务器。同时,默认登录的用户名为root,我们可以修改配置,使远程不能使用root登录。方法,更改ssh服务远程登录的配置。 vim /etc/ssh/sshd_config #更改前先备份 Port 22 #修改端口(随便改为其
参考书目:Computer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Fourth Edition, by William Stallings and Lawrie Brown. Pearson Higher Ed USA. ISBN 1292220635.
零信任安全最早由著名研究机构Forrester的首席分析师约翰.金德维格在2010年提出。
“云计算成为产业互联网+转型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云端数据安全性则成为用户在选用云服务时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近日,腾讯云正式发布《腾讯云数据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郑重作出腾讯云绝不主动触碰客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虚拟专用网络 (VPN) 一直是远程办公的首选解决方案,它简单、价格合适且相对安全,但是这几年,关于企业 VPN是否已死的争论层出不穷。 分析公司 Gartner 甚至早在 2019 年就预言了VPN的消亡,Gartner预测(疫情前):“到 2023 年,60 % 的企业将逐步淘汰大部分VPN,转而使用 ZTNA(零信任网络访问)。” 在疫情出现之后,许多公司都开启了远程工作或混合工作模式,甚至这种情况将会常态化。这也让很多人开始好奇VPN和零信任之间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VPN的消
12月9日消息,工信部日前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制定发布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10项标准和《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8项系列标准。 按“最小必要”等原则,规范个人信息收集 针对App侵权中的典型问题,工信部组织相关机构按照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最小必要化”等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这一系列标准,涉及图片、通信录、设备信息、人脸、位置、录像、软件列表等信息收集使用规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任魏然: 按照信息分类明确不同场景下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最小必要原则。
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权限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ABAC)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首要关注点之一。针对 Linux 服务器的漏洞扫描和评估是确保服务器安全性的重要步骤之一。OpenVAS(Ope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作为一款开源的漏洞评估工具,提供了全面的漏洞扫描和分析功能。
越权漏洞是指应用程序未对当前用户操作的身份权限进行严格校验,导致用户可以操作超出自己管理权限范围的功能,从而操作一些非该用户可以操作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攻击者可以做一些本来不该他们做的事情(增删改查)**。
2022 年,Kubernetes继续巩固自己作为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从小型到大型组织,它已成为广受欢迎的选择。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这种转变使 Kubernetes 更容易受到攻击。但这还没有结束,开发人员通常将Kubernetes 部署与其他云原生组件一起使用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工作系统。不幸的是,这种组合会导致具有更多组件的更复杂的基础架构。这最终会增加易受攻击的表面积和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公有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数据放到公有云上,COS(Cloud Object Storage)作为腾讯云的对象存储产品,提供了高容量、高可靠、低成本的存储解决方案,也使得客户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数据放到了COS上。
RBAC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出来的一种新模型,但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的多用户计算时期,这种思想就已经被提出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RBAC才在研究团体中得到一些重视,并先后提出了许多类型的RBAC模型。其中以美国George Mason大学信息安全技术实验室(LIST)提出的RBAC96模型最具有代表,并得到了普遍的公认。
下面我们来学习安全操作系统基础。首先来看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缩写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主要负责处理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物。同时操作系统还要提供一个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难度中等359收藏分享切换为英文关注反馈 给定一个含有 n 个正整数的数组和一个正整数 s ,找出该数组中满足其和 ≥ s 的长度最小的连续子数组,并返回其长度。如果不存在符合条件的连续子数组,返回 0。 示例: 输入:s = 7, nums = [2,3,1,2,4,3] 输出:2 解释:子数组 [4,3] 是该条件下的长度最小的连续子数组。 来源:力扣(LeetCod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的用户在登录(login)之后,就带有一个用户身份(user ID, UID)和一个组身份(group ID, GID)。在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中,我们又看到,每个文件又有九位的权限说明,用来指明该文件允许哪些用户执行哪些操作(读、写或者执行)。 (参考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 一般来说,Linux的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中,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中,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组。早期的Linux将密码以名码的形式保存在/etc/passwd中,而现在则多以暗码(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我们在Linux的概念与体系,多次提及进程的重要性。Python的os包中有查询和修改进程信息的函数。学习Python的这些工具也有助于理解Linux体系。 进程信息 os包中相关函数如下: uname() 返回操作系统相关信息。类似于Linux上的uname命令。 umask() 设置该进程创建文件时的权限mask。类似于Linux上的umask命令,见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 get
Linux服务器的安全设置,首先从iptablesip可以设置特定安全规则,搞个默认禁止,只允许域内已知主机访问特定几个必须端口如:80 53 443 25这几个即可。关闭服务器sshagent转发功能,卸载不必要的服务。禁用root账户远程访问的功能,限制ftp用户,禁用telnet等不安全连接,ssh要使用v2以上版本,配置上登录密码设置最大尝试次数、口令长度字符构成。ssh登录的加密算法设置ASE128位,sha256以上的安全加密算法。禁止icmp重定向,限制su命令用户组。类似的东西太多了,开源操作系统还是给我们提供很多安全防护手段的,大家可以一点点百度慢慢了解。以上只是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web安全就是另一套东西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app是否足够安全。对于小企业官网来说,黑客一般不会去主动黑你,但也不乏有些人通过扫描的方式,入侵你的服务器作为肉鸡或者在你的服务器上植入挖矿程序,导致你CPU跑满,无法正常运行网站,针对这些问你题,该如何做好防护呢?在阿里云上做好安全防护相对于在自建机房更加便捷,建议遵循以下几点:
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再次光临本公众号。今天,我们将深入研究云原生架构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零信任"(Zero Trust),探讨如何将这一原则应用于云原生环境中,以提高安全性。我们会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最后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零信任"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是 Kubernetes 中用于授权的一种机制。其基本思想是将一系列的操作权限与角色(Role)关联,然后再将特定的角色与用户或用户组关联。
一、Android的权限机制 Android是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之一,在智能移动终端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其安全态势也日益严峻。有调查表明,恶意软件的数量在持续的上升,Google在Android安全机制上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并且一直在持续的更新,其Android的安全模型由3个部分组成:Linux安全机制、Android本地库及运行环境安全与Android特有的安全机制,如下图: 本文只涉及到其中的权限机制介绍,其他的部分如果有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后续一起探讨。 Android的权限管理遵循的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成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行业监管也日趋严格。截止目前,有超过70部法律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上百款App因存在隐私安全隐患下架整改。应用安全体验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
堡垒机,即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环境下,为了保障网络和数据不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用户的入侵和破坏,而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和记录运维人员对网络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等设备的操作行为,以便集中报警、及时处理及审计定责。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破解受密码保护的压缩包的需要。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暴力破解工具进行尝试,其中rarcrack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在Linux系统上用于破解RAR、ZIP和7Z压缩包。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上使用rarcrack进行暴力破解。
一年前,我负责的一个项目中需要权限管理。当时凭着自己的逻辑设计出了一套权限管理模型,基本原理与RBAC非常相似,只是过于简陋。当时google了一些权限管理的资料,从中了解到早就有了RBAC这个东西。可惜一直没狠下心来学习。
最近,因为项目上需要设计实现一个权限管理模块,所以专门整理总结了RBAC的一些知识。
网络信息安全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一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 1.网络安全定义 安全在字典中的定义是为了防范间谍活动或蓄意破坏、犯罪、攻击而采取的措施。 网络安全就是为了防范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数据被偶然或蓄意破坏、篡改、窃听、假冒、泄露、非法访问以及保护网络系统持续有效工作的措施总和。 网络安全保护范围:密码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2.网络安全目标 可靠性(reliability)是所有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通常指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与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
道理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联到企业的数据完整性、客户信任以及品牌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对企业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因此,确保业务系统的安全是防范风险、维护企业稳定运营的必要条件。
零信任是一个安全概念,自 2010 年提出后,近年来逐渐由理论走向实践。它认为由于网络流量的不可信因素,使得网络环境中的人、事和物之间的连接变得脆弱,易受到外部或内部环境的攻击,因此企业不应该自动信任内部或外部的任何人/事/物,应在授权前对任何试图访问企业系统的人/事/物进行验证,严格执行访问控制。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670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管理用户:超级管理用户、dba运维用户、备份用户、监控用户、复制用户 (克隆用户)
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的持续冲击,零信任技术落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在无法全面落地的情况下,局部零信任就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选择。
访问控制技术是指:防止对任何资源进行未授权的访问,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某项定义组来限制用户对某些信息项的访问,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的一种技术,如UniNAC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等。访问控制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